安定区宁远中学高二语文公开课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马淑红
科 目
语 文
教学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教学班级
高二(8)
指导教师
魏向峰
教学 题目
《将进酒》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体悟作者表现的矛盾复杂的感情。
(3)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艺术手法,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方法与过程
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学习作者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脉络。
2体悟作者矛盾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理念
一、导入: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与酒似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继续欣赏李白的这一首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的劝酒诗《将进酒》。
二、学生朗读(个体 集体)
三、学习目标展示(出示课件)
1、诵读全诗,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发展的变化脉络。
2、体悟作者矛盾复杂的感情。
3、分析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艺术手法,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4背诵全诗。
四 、合作 探究 展示
1、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悲——欢——愤——狂
2、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复杂的感情?
矛盾复杂的感情: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
3、分析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艺术手法,领会李白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1)比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2)夸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空间范畴的夸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会须一饮三百杯”,极度夸张,极言豪饮,这是多么痛快的宴饮,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斗酒十千恣欢谑”,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度夸张,极言酒价高。
《将进酒》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