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开卷未必有益.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的阅读为什么开卷不再有益?
欢迎发表评论 2013年06月06日00:32 来源:北京日报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时下,国人的人均阅读数量不断减少,同时,我们的阅读质量也面临着不断下降的危险。有人抱怨,如今的图书市场已经被各式各样胡乱拼凑、毫无思想的“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大行其道。为此,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31个省、市、区的9116人,进行了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很多,%的人认为“非常多”。
  这类“垃圾书”,首先泛滥于网络文学界。如今的网络文学在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中非常流行,许多网络文学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一味制造低俗的快餐作品。这些作品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有的作品甚至高调宣扬暴力、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其次,励志类、理财类、营养保健类这些所谓的“畅销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书”。这样的一些书要么是内容胡扯,要么是东拼西凑,对读者毫无诚意和敬意。很多读者说,“当下的图书出版领域,可看可不看、可出可不出的书比重较大。好书难寻,以前都说开卷有益,现在看却是开卷未必有益”,以致这影响到对图书的文化价值、精神思想的特性的质疑。
  还有就是,当前官场中出书似乎很是流行,而这往往是一些“公款出书”、“公权出书”,其结果大多此类的官场书被归于了“垃圾书”的行列,成为“图书里的腐败”。
  那么,我们阅读生活中“垃圾书”泛滥的这种混乱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何在?一些业内人士、书评家分析,一些出版社和出版人难辞其责:出版社集体改制后,大多数都遇到了经济困难。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许多出版社纷纷降低出版门槛,有人掏钱就给出书,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从而导致跟风出版盛行,于是大量“垃圾”图书纷纷出笼。“我们现在的一些出版人,自身没有更高的追求,对市场只做简单判断,只以"垃圾"类作品迎合市场的低俗需求。他们既是"垃圾"作品的生产者,又是低俗文化的参与者。”
  我们都知道,从文化价值上来说,一本图书,它应该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思想精神、道德伦理、知识学问、科学技艺的记忆和负载。一本图书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精神性和文化性。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经典的理念认识。而大量的“垃圾书”的出笼和存在,却是对书籍的这种精神文化价值的侵害和损毁。可以想见,图书界、读书界“垃圾书”泛滥这样的文化生态,它们就像一个“工业化”的垃圾生产流程,跟用激素、化肥、杀虫剂弄出来的农作物一样。图书出版物很多,看起来琳琅满目,可以拿来读,但大多却是问题产品。这些“垃圾书”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检验标准。图书出版的目标只是市场和资本

开卷未必有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