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心得体会
朝阳小学 张淑红
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作为联系家庭和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代替的作用。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寄予厚望,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
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罗玉玲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最后我说到:“我们朝阳小学是一所名校,相近学校大门的人很多,班级容量也很大,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罗玉玲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感到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心目中。黄一淼的奶奶说:“我们黄一淼学习不好,她爸爸妈妈出外打工,我和他爷爷都不识字,也不会辅导她的学习,认为老师不重视黄一淼,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原来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她。黄一淼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以后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在家访中,让我们了解更为特殊的一些学生的情况,他们的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小明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来到他家的时候,他姥姥问我们:“是不是我孙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了?”我马上解释说:“你不要误会,我们来家访并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听到这里,她姥姥才露出笑容。
然后,我们谈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这是个基础比较差的孩子,贪玩,上课总是魂不守舍,下课却精神焕发。尽管近期有所好转,但是,家庭作业只要有一点难度就不做。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完成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表示十分愿意与老师配合,但也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孩子的
父母离异,他妈妈没固定工作,外出打工,他的爸爸很少关心这个孩子,孙子她带着。”老人家边说边哭。老人家边哭边说:“孙子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不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是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直到天黑才回家吃晚饭,吃完了又开始看电视,直到睡觉。因此,他的家庭作业总要打折扣。”家长盼望老师对他的孩子严加管
家访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