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子刘子自传》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子刘子自传》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子刘子自传》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钿
  教学重点:
  1、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人物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并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了解“永贞革新”对刘禹锡官场生涯和人生履历的影响。
  教学时数:一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探究以下问题:
  (一)、提出问题,并作探讨。(讨论,强调以文本信息为理据。)
  ,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仕”
  2.“仕”之后,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
  是。有文中琳琅满目的官名为据
  ,肩上有无更多一层重负?
  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一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
  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用词语描述作者的仕途。
  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举授改调擢改出贬(诏)征(复)授移入转等
  作者的仕途:命途多舛宦海沉浮多贬多外放终不得志……
  (二)、课文末尾的“铭文”,表达了刘禹锡怎样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寢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乏,庸讵知兮!
  (我)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感慨:仕途坎坷,“重屯累厄,数之奇兮”——“数之奇,心无疵”
  (三)、刘禹锡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这篇自传是怎样评价“永贞革新”的?
  传主对“永贞革新”的评价:
  “(王叔文)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小结:这篇自传写于会昌二年(842),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回首往事,痛惜万分。文末的铭文,表明自己的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受谗遭毁的愤慨,溢于言表,感情真切。
  二、赏析刘禹锡的两首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与“君子所爱”之梅兰菊荷比较,桃花似更显其俗艳,可见作者轻蔑讥讽之意,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诏征——复授连州”的原因之一。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由后两句读出作者的不屈精神,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追入——转苏州刺史”的原因之一。
  三、课外扩展
  讨论、赏析两首诗(凭吊刘禹锡二十三年矢志不移的耿介之气。)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子刘子自传》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