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
鲁迅
1
绯(fēi)红驿(yì)站解剖(pōu)
畸(jī)形不逊(xùn)匿(nì)名
诘(jié)责教诲(huì)瞥(piē)见
油光可鉴(jiàn)抑扬顿挫(cuò)
杳(yǎo)无消息深恶(wù)痛疾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话
不逊:无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诘责:质问并责备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2
绯红: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烂熳:
红色鲜红。
顿挫: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宛如:
好像。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标致:
驿站:
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途中换马,休息,住宿的地方。
客死:
死在异国他乡。
物以稀为贵:
把稀少的当做贵重的。
3
解剖:
破开。
疑惑:
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畸形:
生物某一部分发育不正常。
瞥见:
很快地看一下。
决意:
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
(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杳:
远的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喝hè彩:
大声叫好。
4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________________
。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本文选自___________
______。
作者简介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散文集《朝花夕拾》
5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1874-1945)名叫藤野严九郎,1901至1916年在仙台医专任教。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1904-1906)的先生。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26日。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6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八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了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7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
《藤野先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