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 大敦穴位中称:大敦(井木穴)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主治疾病: 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疝气: 穴位:大敦三阴交关元三角操作步骤: 取穴位:补大敦( 本穴单用点打 200 次即可。不用本穴, 补太冲穴, 也有同等效力)、三阴交、关元、三角( 本穴平揉, 由内往外向上) 等穴。如有抽痛感觉,另外加补阳陵泉穴。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 100-20 0 次。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治疗效果:一般治疗 2-3 次即可见效, 10 数次可痊愈。如果病情严重,可由外科手术治疝气, 是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 影响睾丸或阴囊肿胀疼痛。其发病多与任脉、足厥阴肝经有关。寒疝型本型因素体阳虚,因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 或久居潮湿之地, 致病邪入侵, 客于肝肾之经脉。以致寒湿凝滞, 聚于阴分而成。证见腹腰疼痛, 牵引睾丸. ,结硬如石,阴茎不举,睾丸冷痛,苔白。取任脉、足厥阴经穴,用泻法。穴位:大敦关元三阴交热疝型本型因 2 热下注于肝经任脉,搏结而成疝。临床表现为口苦耳聋、恶热喜冷、胁痛胀满、足痿出汗、阴肿阴痛、便秘尿黄、苔黄腻、脉弦数。取足厥阴、任脉、足太阴经穴,用泻法. 穴位:行间中极阴陵泉气疝型本型因忿怒、号哭, 导致肝气郁结, 气机逆乱, 流窜于下而成。表现为阴囊肿胀而痛、痛连肾区、下及阴囊;忿怒号哭则阴囊肿大, 哭怒停止,则阴囊缩少等。取足厥阴、。穴位: 行间气海水疝型本型因水湿内聚,又感寒邪,寒湿凝滞阴器,气不流畅, 经脉不通, 则阴囊肿痛、阴囊肿如水晶、苔白润等。取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经穴,用泻法。穴位;曲泉水道阴陵泉。痜疝型本型因湿郁日久不化, 痰凝血滞, 瘀结于内, 致阴囊睾丸肿硬、不痛不痒,如升如斗,牵引脐腹绞痛。取足厥阴、任脉、。穴位:阳陵泉关元食疗方: 1. 茴香粥。小茴香 15克, 粳米 100 克。先煎小茴香, 去渣取汁, 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 2 次服,3~5 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 .荔枝粥。荔枝核 30 克,粳米 50 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 茴香无花果饮。无花果 2个, 小茴香 9克, 同水煎服, 每日 2 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 .纸煨麻雀。生雀 3 只,茴香 9 克,胡椒 3 克,缩砂仁、肉桂 3 各6 克,酒适量。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 .橘核茴香粉。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每日服 1 次,每次 4~5 克,睡前用黄酒调服。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 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 .楝脂二香脬。猪脬 1 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 煮熟。食肉; 其药焙干为末, 每次 2克, 用酒冲服。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 .茴香香乳煎。大、小茴香各 9 克,香乳少许,同水煎。每日 1次, 饮服后取汗。有温阳散寒之功, 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医方集解》--- 《疝气方》疝气方(丹溪)治疝气疼痛。吴茱萸枳壳栀子( 与山楂, 俱炒用) 荔枝核, 等分, 为末。空心, 长流此足厥阴药也。吴茱入厥阴气分,温肝逐寒;山栀泻三焦火热, 由膀胱出; 枳壳行气而破症; 山楂散瘀而磨积; 荔枝双结, 形类睾丸, 能入肝肾辟寒散滞,故假之以为引也(丹溪曰:疝气《素问》而下, 皆以为寒, 世有寒而无疝者, 必有说以通之可也。因思此病始于湿热在经, 郁遏既久, 又感外寒, 湿热被郁而作痛, 只作寒论, 恐有未尽。古方以乌头、栀子等分作汤, 其效亦速, 后因此方随证加减, 无有不应, 须分湿热多少而治之。又有挟虚而发者, 当以参、术为君, 而佐 4 以疏导,其脉沉紧而豁大者是也。按:疏导药即桃仁、山楂、枳实、黑栀、川楝、吴茱、延胡、丁香、木香之类, 山栀、附子酒煎加盐服, 是栀附汤。...... 自觉上述有理,故介绍给大家,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方法一取位:患处操作方法:取牡蛎 6 克、干地龙 3 克,共研细末,用

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chanrgzhou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