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物质组成并表现出高度复杂性,可以自我调控, 具有新陈代谢能力并可繁殖、延续自己。 2. 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物质合成, 又有一些物质不断被分解, 这就是(), 它包括( )和( )两方面。 3. 除( )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1.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 环境适应性 B 运动性 C 新陈代谢 D 生长 2. 下列属于生物应激性的现象有()。 A 草履虫从盐水中游向清水 B 根生长的向地性 C 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 D 上述各项 3. 下列() 是病毒不具备的生命特征。 A 细胞结构 B 生长和繁殖 C 对环境的适应性 D 新陈代谢三. 问答题 1. 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分成哪几个时期?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简要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生命科学参考答案要点一. 填空题 1. 生物体 2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3 病毒,细胞二. 选择题 1. 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分成前生物学时期、古典生物学时期、实验生物学时期和分子生物学时期。前生物学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着手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进行形态及其本性的描述和记载。古典生物学时期科学家除了继续对各物种的特性进行描述外,已逐渐深入到微观的水平。经过归纳和总结, 提出了一些初步阐明生命科学规律的理论和学说, 标志着生命科学正在酝酿一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研究的变革。实验生物学时期生物学家已经不再囿于以观察、描述性的手段研究生物体和生命现象,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迈开了窥视生命奥秘的步伐。分子生物学时期生物学研究深入到细胞和分子的层次, 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2. 生物的共同特征在于:A 除病毒之外, 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具有严谨的结构; B 新陈代谢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 生命体可以通过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C 生命体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D 生命体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既保证了生命的稳定延续, 又为生命进化提供了动力;E 生命体具有应激性, 可以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第二章多样统一的生物界一. 名词解释 1. 物种命名法 2. 生物分类的四界系统 3. 病毒 4. 原核生物 5. 真菌 6. 藻类 7. 苔藓 8. 蕨类 9. 真体腔 10. 1. 将生物划分成四界或五界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 病毒是什么?它们如何复制自己? 3. 细菌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4. 真菌与植物有何异同点?为什么要把真菌独立成界? 5. 间核生物有哪些特点?试举它们的代表类型。 6. 有人说高等植物可能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绿藻, 有何根据? 7. 苔藓植物纤细弱小为何还能称为高等植物? 8. 试述蕨类植物世代交替的主要过程。 9. 种子植物有哪些重要特征? 10. 腔肠动物率先演化出了哪些器官、系统? 11.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在身体结构上分别出现了哪些重要变化? 12. 环节动物比前几门动物具有哪些体构上的优势? 13. 软体动物身躯柔软, 为何还能兴盛? 14. 节肢动物凭什么本领能拓展到水、陆、空三界? 15. 什么叫后口动物?后口动物从哪一门动物开始? 16. 脊索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什么? 17. 脊椎动物应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能登陆成功? 第二章多样统一的生物界参考答案要点一. 名词解释 1. 物种命名法: 生物命名法规定, 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第一个字是该种所在属的属名, 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第二个单词表示该种的主要特征或产地。在学名之后应写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学名都应以斜体字打印出,手写时应在学名之下划横线表示。2. 生物分类的四界系统: 黎德勒( ) 认为, 取消魏泰克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界, 把它们分别归到植物界和动物界将更能反映各类生物的内在联系, 即把生物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和真菌四界。 3. 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是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外鞘构成, 其大小、形态和结构也各不相同。病毒包括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两类。由于病毒为非细胞结构, 因此它们的核酸很容易受环境因素, 如各种辐射和各类化学物质的诱变。4.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 蓝细菌) 和原绿球藻等四大类生物。它们都由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及其它膜系构造细胞器, 只有 70S 核糖体等简单的细胞器) 构成, 绝大多数为单细胞生物,以一分为二的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它们是生物界的最低级类型。 5. 真菌:都是低等的异
生物的过冬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