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⑵ 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⑶ 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⑵ 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
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⑶ 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
理解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学,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的四个部分之间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现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从中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由学生们快速阅读全文,学生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三、问题探究
,围绕萨特在引言中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这句话展开问题。同时明确关键词为“沉重”“美丽”
问题1:为什么说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到“沉重”和“美丽”的词语或句子来。
“沉重”:在那场悲剧中,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其中还有300个孩子。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沉重的历史回忆。
景物描写:使人感到沉重。“气氛。苦雨。天昏。地暗。”是写天气,也是写心情。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
语言描写:“七千多人呀!”“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突出了屠杀的残酷和悲惨。
神态描写:两位老人“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石碑。”“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幸存者和地下长眠的死者在这一刻是相通的。
“美丽”:面对这场大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出“整个民族的英勇”,又是美丽的。
场面描写——人们的抗争是美丽的:如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表现出塞尔维亚人的英勇。
纪念的人群是美丽的:“人已满山满谷。……站在47年前300个孩只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对生的渴望是美丽的。
在雨中的朗诵和合唱是美丽的:人们用诗和音乐来表达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自由的执著。通过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反衬敌人的残暴凶狠。
西德作家的发言表达了整个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