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伟大悲剧”的深刻含义。
2.了解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并品味当中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
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学法指导
1、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生词。
2、在通读的基础上,按照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启示的思维顺序,认真思考。
3、阅读作品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对其中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评价,感悟作品的内涵。
教学时数
2课时
自主预习
1.读一读,写一写,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并读几遍。
拽()无垠()癫狂()凛冽()
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蹒跚() 遗孀()厄运()姗姗来迟()怏怏不乐()
白雪皑皑()忧心忡忡() 小心翼翼() 踉踉跄跄()()毛骨悚然()毋()宁疲惫()不堪
2.解词:
无垠癫狂
凛冽吞噬
销蚀羸弱
告罄遗孀
语无伦次:
姗姗来迟: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怏怏不乐
鲁莽大胆
3.阅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题目《伟大的悲剧》的含义,以及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4.用一个词形容你读后的感受:——震撼、钦佩、崇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传记《罗曼罗兰》、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
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各带领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阿蒙森用20条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前进),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斯科特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中途狗跑了,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前进速度大打折扣,在1912年1月16日才到达南极点,比阿蒙森迟了33天。由于南极严寒天气突然提前到来,斯科特5人在归途中,与暴风雪天气搏斗两个多月,饥寒交迫,体力不支,3月29日,5名队员全部牺牲。1912年11月12日,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上矗立着用滑雪杖作的十字架。
虽然斯科特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5分钟)
。(3分钟)
伟大的悲剧(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