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心灵徒走 丽江到雨崩怎么走.doc雨崩心灵徒走 丽江到雨崩怎么走
那个夏天,当飞机掠过某座不知名的雪山时,我从邻座口中第一次听到了雨崩的名字,开始对那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有了许多美丽的遐想,从而改变行程,踏上了前往德钦的旅途。雨崩位于云南德钦县云岭乡境内,梅里雪山脚下,目前无公路可通,山路陡峭,与外界沟通很少。“不到天堂,便去雨崩”,喜爱雨崩的人都坚信这里就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守望雪山从香格里拉前往德钦和飞来寺,8个小时的车程并不轻松,但仲夏的藏东南风光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大朵的白云安然躺在澄澈湛蓝的天空上,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泰然守护着它的子民。挤满鲜花的草甸子,色彩明快的藏族村庄以及健康俏丽的当地姑娘,一齐涌入眼帘,瞬间解放了被城市钢筋水泥禁锢已久的眼睛和心灵。飞来寺是远观梅里十三峰的最佳位置,日暮时分,最后一缕阳光滑过梅里峰顶,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在清朗的夜空下显得格外神圣。翌日清晨,我早早守候在观景台上,拂晓的空气中弥漫着透骨的凉意,远方影影绰绰的梅里十三峰依次排开,就像雪神的仪仗队一样。不亲眼见到雪山,就不会理解,为什么在藏民认为每一座雪山上都是住着女神的;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信仰的力量会那么纯净和强大。在圣洁的雪山面前,一切的贪欲、杂念、焦躁和紧张都缓缓落地,仿佛被山顶千百年来的积雪覆盖一般,烟消云散。忽然,晨光划破层云直指雪山之巅,厚重的云层如同层层幕布一样庄重而华丽地次第展开,梅里雪山初洗的容颜从容淡定地铺显在眼前,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直指灵魂的震撼和倾倒众生的惊艳。那一刻,我的眼睛有一点模糊,握着相机的手轻轻颤抖。脱下手套,空气有些湿凉,仿佛触到了雪山之巅的云雾。我瞬间懂得了那一句诗:“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信仰之路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神女峰脚下,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征,造就了藏东南地区独特的景观。雪线以上,雪峰高耸,积雪终年不化;雪线以下,气候湿润,繁花似锦,步移景异。现代冰川的发育将山体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沟壑纵横交错,如同月球表面一样坎坷沧桑,让人从童话世界中清醒。由飞来寺前往雨崩,从西当温泉开始就只能徒步或骑马。前半程一直都是大上坡,要从海拔2600米一直攀升到3700米高的垭口,沿途的路比羊肠小道更为崎岖难行,时而是悬空栈道,时而在丛林中蜿蜒,更多时候是泥泞不堪的烂泥潭,深一脚浅一脚,举步维艰。所幸沿途植被茂密,氧气丰富,不至于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所谓“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大概就是如此吧。这样的路,也是藏民转山的必经之路。我们这些游客或嬉闹或抱怨,而在这路上磕长头祈祷的人却始终平静坦然,五体投地,合掌叩拜,心中盛满对神明的敬畏和家人的祝祷,并把殉身于这样的朝圣之路作为此生最大的幸福。“雨崩”在藏文中是“经书”之意,相传莲花生大师在梅里地区藏下了佛教的四大法宝,其中一宝,便是藏在一块巨石之下的一本经书。据说这块巨石就在雨崩村里的一座寺庙旁,在未来的某一天,经书会重现于世。每逢佛诞或其他特殊日子,都可以看到虔诚的藏民三步一叩,用最辛劳的方式表达对佛的信仰。一些驴友受到感染,也会留下随身携带的挚爱之物,作为对自然和佛祖的供奉。到达雨崩下村时,天已经擦黑,还下起了小雨。客栈里生起了火盆,大家喝酒闲聊,跳动的火苗映红了一张张安然、沉静的脸。多年的
雨崩心灵徒走 丽江到雨崩怎么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