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静态路由转发数据包是路由器的最主要功能。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需要查找路由表, 管理员可以通过手工的方法在路由器中直接配置路由表, 这就是静态路由。虽然静态路由不适合于在大的网络中使用, 但是由于静态路由简单、路由器负载小、可控性强等原因, 在许多场合中还经常被使用。本章将介绍静态路由的配置,同时为以后配置动态路由奠定基础。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静态路由介绍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时,要先在路由表( Routing Table )中查找相应的路由。路由器有以下 3 种途径建立路由。 1 直连网络:路由器自动添加和自己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路由; 2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支输入到路由器的路由; 3 动态路由:由路由协议( Routing Protocol )动态建立的路由。静态路由的缺点是不能动态反映网络拓扑,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 管理就必须手工改变路由表。然而,静态路由不会战胜路由器太多的 CPU 和 RAM 资源,也不占用线路的带宽。如果出于安全的考虑想隐藏网络的某些部分或者管理员想控制数据转发路径, 也会使用静态路由。在一个小而简单的网络中,也常使用静态路由,因为配置静态路由会更为简捷。配置静态路由的命令为” ip route ”,其命令的格式如下: ip route 目的网络掩码{网关地址|接口} 例子: ip route s0/0 例子: ip route 在写静态路由时, 如果链路是点到点的链路(如 PPP 封装链路), 采用网关地址和接口都是可以的; 然而如果是多路访问的链路( 如以太网), 则只能采用网关地址, 即不能: ip route f0/0 。【提示】有的 IOS 版本中, 当采用 ip route f0/0 时, 路由器也是正常工作的, 然而这是代理 ARP 的功劳,建议不要采用该形式。在路由器上,可以使用” show ip route ”命令查看路由表。如下所述: R 1#sh ow ip route Codes; C- connected ,S- static ,I- IGRP ,R- RIP ,M- mobile ,B- BGP D- EIGRP , EX - EIGRP external ,O- OSPF , IA-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E- EGP i- IS-IS , L1 - IS-IS level-1 , L2 - IS-IS level-2 , ia-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per-user static route ,o- ODR P-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R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