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安阳发展战略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并原则同意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为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特制定本纲要。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一)基本内涵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 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优势明显、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优化中原经济区空间发展布局,形成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以全省 18 个省辖市为主体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的合作辐射区,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体功能互促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二)战略意义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格局,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谋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河南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凸显河南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三) 战略定位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三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四是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二、安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发展优势(一)区位优势安阳是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腹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连南贯北、承东启西。西依太行,与山西长治市接壤;北临漳河,与河北邯郸市毗邻;东接濮阳,南连鹤壁,与鹤、濮两市共同构成“豫北板块”。安阳是环渤海经济区正式成员市之一,是联系和对接京津冀的重要门户和桥梁;并在晋冀鲁豫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心“西移北进”中,安阳是接受北部和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最直接的地区,同时又是外资进军中西部地区的前沿,具有较强的辐射联动功能。(二)产业优势安阳是豫北工业重镇,工业经济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尤其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安钢、永兴等 4家企业被列入全国制造业 500 强, 15 家企业进入河南企业 100 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安阳经济总量占安、濮、鹤三市的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安阳发展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