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故宫博物院(四).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故宫博物院(八年级必修)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二、订正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3)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见书)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

故宫博物院(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5-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