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上网搜索);搜集地球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讲述,我们对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几位同学讲述既流利又有感情,望继续努力;
上课!
一、复习巩固
1、听写上节课所学字词;
2、听记有关地球的一句话;
3、对照大屏幕改正;
4、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易错字。
二、过渡语:同学们字词掌握比较扎实,我们继续与课文对话;请打开书59页;
(一)浏览课文,说说上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二)过渡语:这就是我们的地球、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养育着我们,保护着我们;可她却是那样的容易破碎;这节课我们继续感悟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的感叹。
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文中那些句子写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旁写下批注。(课件出示)
1、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1)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面对母亲的无私奉献,作为儿女的人类却对地球妈妈变本加厉的掠夺。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读出来!(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3)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
“本来”这个词能去掉吗?它有什么作用?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课件出示重点句子0
4)让我们看一看,人类的无节制开采掠夺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吧!
(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课件出示)
看着这样的数据,如果你是充满无限爱心,但却遭受无度掠夺的地球,你会对自己心爱的人类儿女发出怎样的呼声?
(学生汇报)
教师:人类儿女啊!快点醒一醒吧,地球妈妈在向你呼救呢!作为人类的一员,同学们一定 和老师一样充满的羞愧和愤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好这两段话。
2、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至少”这个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
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它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
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2)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 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3)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
从第7自然段来看,人类目前为什么无法移居到火星或者月球上去,有几个原因?
三个原因:1)这些设想很难实现;
2)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
3)
只有一个地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