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的作用的认识.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的作用的认识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作用的认识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大国,其中,汉族是占有人数最多的大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并且这大约13亿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这个人口多、分布广的民族,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产生的影响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融合了大量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等。汉族与匈奴的融合过程十分曲折,为求得政治上的联合或曰双方关系的和平,汉匈统治阶级上层间开始“和亲”。这种“和亲”表面上是汉族人口的外向迁移,实质上却是匈奴民族汉化的开始。这是因为“和亲”不仅是汉朝宗室的公主嫁到匈奴,与此同时还有大批的使者、奴婢、匠人等随行,并带去大量的农产品、织物等,传播了汉族的文明,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匈奴,对推动匈奴上层的汉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流散在匈奴的汉人充实了匈奴的力量,占据了其人口的相当比例,同时也带去了新的生产技术,从而向匈奴社会的下层传播汉文化,并与部分匈奴人融合。汉末,百余部近五十余万匈奴人归附汉朝。他们中有的直接融入汉族,有的融入当时北方的其他民族中(如鲜卑等民族),但最终还是融入到汉族中。汉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过程与融合匈奴的过程极为相似,即向上层输出汉文化,而对其下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流散在北方草原地区的大量的汉族兵士和边民。实际上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极大的互补性是汉族与草原游牧各族相互接近、相互联系的基本动力。
而汉族对于百越、蛮、夷等民族通过设县置郡,将其置于汉人的政治统治下,而后通过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徙,使汉族与南方各族交相杂处,逐步同化,进而融合。由于南方各民族大都是农业民族,因而汉化和与汉族融合的速度更快、更顺利。
汉族将多个民族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并不是汉族和某个民族的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多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等相互碰撞,互取长处,共同发展。
从衣着来说,“胡服骑射”给汉族的影响极大。唐以后,胡装以其舒适、便利的特点征服了汉民族,官庶上下乃至女子都尚穿此服。而如今,少数民族的日常着装大多与汉族的相同,只有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还会保留着穿本民族

对汉族在中国民族关系的作用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红雨
  • 文件大小415 KB
  • 时间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