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导学案设计(部编七年级下册)
编写者:陈娅兰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
3、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了解背景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3、《黄河大合唱》
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自主学习】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提示】:(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2)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山巅()澎湃()狂澜()宛转()
滋长()哺育()浊流()九曲连环()
3、梳理思路:按“序曲——主体——尾声”将诗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大意。
4、整体感知。
(1)主体部分中“望”字统领到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2)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合作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都“颂”了什么内容?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3、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5、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6、诗的最后四句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我们是黄河泰山
我漫步黄河岸边
浊浪滔天向我呼唤
祖先的历史像黄河万古奔流
载着多少辛酸多少愤怒
多少苦难
黄河向我呼唤
怎能愧对祖先
我登上泰山之巅
天风浩荡向我呼唤
中华的风骨像泰山千秋耸立
铭刻多少功绩多少荣耀多少尊严
泰山向我呼唤
要做中华好汉
我面对大海长天
用歌声向未来呼唤
中华的希望像太阳一定会升起
我们不负祖先继往开来
走向明天
我们就是黄河
黄河颂导学案设计(部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