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0310050121 ) 2006 年 12 月《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考试蒙古族?蒙古族游牧在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广袤大地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其服饰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古靴分为布靴和皮靴,布靴柔软轻便,皮靴防水抗寒,是蒙古人民的杰出创造腰带是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佩挂首饰和戴帽是蒙古族人的普遍习惯。男子多戴各色扁帽, 已婚妇女多戴“顾姑帽”,另外还有袱头,即包头。蒙古族的节日?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蒙古族过春节叫“白日”,这是因为蒙古族崇拜蓝色和白色的缘故。蓝色代表蒙古族,在元代,成吉思汗的宫殿是白色的,史称“八白室”,而蒙古族的毡子也是白色的,所以春节也叫“白日”。?那达慕起源于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敖包”以石块堆放而成,原来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场所。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意在通过祭“敖包”,祈求吉祥幸福,同时也举办一些体育活动,后来演变成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份举办,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十分隆重,每当举办时,方圆百里的蒙古族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各种食物,从四面八方赶去参加。满族?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满族服饰的基本式样为袍式、立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袢、两侧开叉。男子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 妇女衣装也以袍褂为主, 褂有别于男装的短马褂,是与袍齐长的长褂。努尔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满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除了旗袍和马褂外,满足人还有独具特色的坎肩,满族的坎肩镶有花边,绣有花卉图案,做工精致。满族妇女的头饰很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种黑色扇状头冠, 上面以绢花或珠宝装饰,称为旗人的礼冠。满族妇女的鞋为木质底,底高达 15 至 20 厘米,其底上宽下圆,形似化盆,俗称“花盆鞋”。满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 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门巴族?门巴族居住在西藏的门隅地区和墨脱县,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难涉, 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门巴族男女都穿赭色氆氇长袍,束腰带,头戴褐色圆顶小帽, 足穿氆氇制成的皮靴。妇女在袍外加一条白色圆筒围裙、背披一块小牛皮或山羊皮。妇女们盛装时均戴各种首饰。门巴族的节日?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新年: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门巴语称为“洛萨”,错那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到元月十五日结束,与藏族人过新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而墨脱地区门巴族的新年则不同,他们一年中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元月新年,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历时 2—3天;另一个是十二月新年。十二月新年是墨脱门巴族最富特色的年节,从藏历的十二月一日开始,历时 10 — 15 天,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拜访庆贺,载歌载舞,饮酒狂欢。另外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如拔河、角力、抱石头、射箭等。
中国民族服饰与特色节日.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