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中 课题1 水的组成,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分析
《水的组成》是教材出现的第二个验证性实验,但有所不同的是在验证性实验中融入探索和研究的成分——水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吗?来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本节通过电解水实验,渗透物质还可再分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
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
难点: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的确定,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爱护自然资源的情趣。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上始终贯穿的理念是:创设熟悉的知识情景,让学生去探究新的问题。本节将采用实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客观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好有关的化学知识,并利用物质的微观变化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变化。
五、教学资源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氢氧化钠溶液、火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钟)
组织教学
1
引课
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影片。①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②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它是由哪一些元素组成的?本节要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质疑
回答问题
观看
判断
猜想
4
新授
【讲解】1大气压下,纯水的凝固点(冰点)为__,沸点为__ , ___时水的密度最大(1克/立方厘米),因此冰比水轻。水结冰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现象。研究水的组成,首先要进行化学实验。
【提问】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思考、讨论、回答
3
介绍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及电路连接。
演示实验,强调学生观察的对象:①电极上的现象②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③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倾听
观察
叙述实验现象
展示通电后水变化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5
【演示】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产生气体的体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