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板的就错了》
《听老板的就错了》 序 · 1、厉以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2、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篇
· 3、施振荣:突破瓶颈才能创造出价值 · 4、高希均:一个“格局决定结局”的范例 · 5、企业如果只是一个人说了算早晚会垮台 · 6、自序:再大胆一次 第一部 危机就是转机 · 人生1 有危机才有表现机会 · 人生2 不按牌理出牌 · 人生3 精算风险 谋略闯关 · 人生4 善用新官三把火 第二部 从人本出发 · 人生1 学会糊涂 · 人生2 对员工忠诚 · 理念1 法、儒、道家的管理哲学 · 理念2 世界不是一条生产线 · 理念4 授权相对论 · 理念5 自我管理最省成本 第三部 世界因你而不同 · 人生1 不一样才能当第一
· 人生2 不怕犯错才能创新 · 人生3 24小时服务不打烊 · 奇招1 中层主管是创意杀手 · 奇招2 计划跟不上变化 · 奇招3 最高招的服务:认错!
· 奇招4 客户说不买反而是机会 第四部 E时代交战守则 · 人生1 不做跟昨天一样的事 · 人生2 态度决定高度 · 人生3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守则1 成功者的四项特质 · 守则2 乐观是唯一的方法 · 守则3 永远说YESBUT…… · 守则4 不要比老外还老外 · 守则5 能影响人才是大成就 1、厉以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朝对辽、金作战讲究布阵而阵图往往是事先拟好的有些还直接出自中枢将帅必须按阵布防不得违背。至于阵图是不是适合疆场的地理人文状况那就不知道了。这样一种作战方式怎能不打败仗?而岳飞用兵却打破了宋朝的常规。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地理人文因村因乡因景而异不从实际发出不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必然处处被动时时受制于敌。岳飞正由于突破了按阵图布防和出击的常规才能屡建战功。我想这对于商场上的竞争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同样是适用的。不久前仔细读了著名企业家、ING安泰人寿总裁潘_!昌先生口述的《听老板的就错了》书稿我加深了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句至理名言的领会。
潘燊昌先生提出了他自己的三C哲学。三C就是把Change(变动)视为challenge(挑战)反而有Chance(机会)开创出新的局面。这实际上就是化为主动的道理。古往今来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商场上无论是政府的治理还是公司的经营凡是能从容应对危局把劣势变为优势的都离不开“变动———挑战———机会”的转化这也是潘先生所说的“危机就是转机”。他在书里列举了不少例证读来引人入胜对于EMBA、MBA、大学和专科学生以及一切从事公司经营管理的人都很有启示。早在1970年美国一位企业家伊利·戈尔德斯顿在读到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新著后就在《美国经济评论》(1970年5月)上撰文对加尔布雷思进行挖苦。
他说你们这些经济学家好比是鱼类学专家总是粘在珊瑚礁上从水面上往下看鱼群的游动品评一番而我们这些企业家好比是鱼我们在水里看到周围鱼群的游动看他们是怎样谋求生存的从水里看鱼群游动和从水面上看鱼群的游动完全不一样。这段嘲讽很有意思。潘先生是企业家他对商场情况的了解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心得体会正同鱼在水里观察四周一样有自己独到之处的确要胜过经济学家许多。何况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奥秘和制胜之道更不是讲坛上的经济学教授所能了解的。
潘先生是全香港第一位通过英国精算师资考试的香港居民精算是他的本行。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学会糊涂”“成天与‘数字’交往只要算得精就可以了。但在与业务员的相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作为精算师要算得精确:作为企业家又要学会胡涂。这难道不正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体现吗?学识渊博的经济学家中间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这一点?
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有关法家、儒家、道家的管理哲学的阐发。他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我在所著《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曾这样写道:“法治的出发点是‘人性恶’;由于法治从‘性恶’出发所以强调的是告诫是处罚非如此不足以使社会安定、有序所以要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由于法治从‘性善’出发所以强调的是道德感染与教化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而不仅可以使社会安定、有序而且可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第251~252页)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二者尽管侧重点不同但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大到社会的治理小到公司的治理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
人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潘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儒家的管理哲学和法家的管理哲学在公司内部的运用讲得十分透彻:一方面有赏有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
《听老板的就错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