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机插秧泥浆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机插秧泥浆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doc水稻机插秧泥浆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水稻生产用工矛盾十分突出,各地农民群众都热切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原始的水稻生产方式。机插秧是用插秧机高效插秧代替原始手插的高产栽培技术,彻底解除了繁重的人工插秧。机插作为水稻高效栽培发展方向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日、韩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指出在我国水稻优势产区进行以育插秧机械化着力点,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省政府已经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列为20年主要推广技术重点推广。
一、我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现状
我省自2004年开始在各地广泛开展机械插秧示范,尤其是2006年承担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以来,通过引进外地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已形成盘育、双膜和棚育等比较有特色的育秧办法,使机械化插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全省插秧机保有量达6700台,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亩,%。因此,农业部对我省育插秧机械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农业部推选作了典型发言。但与全相比是有差距的,到2011年底我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仅5%,与全国25%(黑龙江省为75%,江苏省50%)差距甚远,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合经验与教训,制约我省机械化插秧水平的瓶颈主要一是规范育秧技术尚未过关,难育出壮秧,二是机具配臵相对湖南欠合理,难实行“增密”栽培,三是机手操作欠熟练,常有插得太深僵苗,或浮苗、缺蔸断行等,这也难免使广大农民的使用机械插秧在热切中慢慢失望。因此,我们必须与农技、科研和厂方合作研究培育机插秧壮秧技术、适宜机型应用于生产,还强化培训机手,提高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操作,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向全省推广普及。
二、机械化插秧机具特点与技术优势
(一)新一代插秧机特点
1、能规范栽培 可对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机手可根据所插基本苗对每亩所插蔸数及每蔸株数进行调节。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厘米,也有个别机型是24厘米。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蔸的密度,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2、效率高且稳定 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有良好的液压仿形系统,田间作业稳定。
3、灵活适用 插秧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
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二)机插秧优势
1、高产稳产 根据我省2008-2010年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对比实验结果,机插秧比洗插秧相比平均亩增40kg。机插秧能够实现高产稳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宽行密株,有利于增大边行优势、中后期阳光分布和成穗率提高;二是带土和立苗移栽,秧苗入泥浅,能早生快发,有利于增多有效穗;三是规格插秧,有利于农事操作,也减少了

水稻机插秧泥浆育秧技术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