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上古神话探源上古神话.doc黄河流域上古神话探源上古神话
2001年10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第4期Journal
ofShanxiTeachers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Oct.,
段友文(山西师范大学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孕育上古神话的摇篮。从历时态的角度看,神
话产生在人类尚处于童年时代的氏族社会,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为人类祖先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的上古神话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记录了人类文化演进的轨迹。从共时态角度宏观地审视黄河流域上古神话的传播,呈现出以关中、晋南、豫西交接的黄河三角地带为中心区域,向中心边缘区域,再向边缘区域,最后向其他文化区域流布的趋势。
关键词:黄河流域;上古神话;图腾;农耕文化;流布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5957(2001)0420050204
黄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孕育中国上古神话的摇篮。远自五千年以前,华夏先民就在这里生长、繁衍,留下了丰富无比、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叩响了整个华夏神话的前奏,并以其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汇入中国文化的滚滚大河。黄河流域的神话是如何生成发展的?它有哪些主要内容,在整个中国神话研究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这是研究中国上古文化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从历时态和共时态结合的角度作一个大体的勾勒。
一
神话,是远古时期的人们不自觉地把自然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故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产生在人类尚处于童年时代的氏族社会。据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三百万年前,在三百万年到五万年以前这一漫长的时期里,不可能出现神话,神话的出现只可能在五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即母系氏族社会。神话的发展则主要在新石器时代至金属器时代的初期,这一时期生产方式有了进步,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大量的精细石器诸如石刀、石斧、石针、骨针、箭簇的发明,增强了对野兽的杀伤力,人们学会了驯养动物,保证了饮食的需要。火的发明使人类饮食由生食改变为熟食,可以吃到美味的东西,营养更加丰富,大脑更加发达,人类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人类在艰难的探索中,企图理解千变万化的世界,解释和战胜意想不到的自然现象,可是,由于生产力低下,认识能力极为有限,不可能如愿以偿。于是凭借原始思维,借助不自觉的艺术方
收稿日期:20007203
作者简介:段友文(1957-),男,山西襄汾人,山西师范大学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50—
式,创造了许多幻想神奇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稚拙而率真的认识。初民们对这些幻想神奇的故事信以为真,以自己特有的交际工具——口头语言把它表述出来,编织出了光怪陆离、美妙动人的神话世界。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尤其是晋、陕、豫交界的黄河三角洲一带,就生活着这样的一批先民,他们以炎黄两大氏族部落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较为广泛的氏族共
黄河流域上古神话探源上古神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