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坛
不例外 。 《汉宫秋 》是 “末本 ” , 秋 》,同一 题材各种版 本的戏 ,王 寻 觅 ,怀抱琵琶别 汉君 ,西风飒飒
因此它的主 唱是正末 ,他 扮演的是 昭君都是第一 主角 。马致 远写的是 走胡尘 。”
主角汉元帝 ; 《汉宫秋 》从头至 元 帝把 自己心爱的女 人送 给他人的 以马喻人 ,这正是 昭君 故事的
尾 ,完完全 全是汉元 帝的戏 ,既然 无奈 ,但 多数的传统剧 目讲这个故 戏核 之所在 。因应初 唐以来边塞诗
王昭君连一 句唱都没 有 ,她在戏里 事 ,重心都 不在这里 ,而是重在渲 的意境 , “出塞 ”渐成中国古代文
就很难 出什么彩 。既然只能有一 个 染昭君远嫁 番邦 的痛 苦 ,戏的主 角 化 中极具典型意 义的意象 ,昭君故
主角 ,从 形制看 ,元 杂剧或许 真的 不是元 帝而是昭君 。 事也渐渐获得 了超越个人哀怨 的丰
不能算是 进入了戏剧 的成熟 阶段 , 更 为流传的 这些 以昭君为主 角 富复杂的文化 内涵 ,在它的背后 ,
但具体到 每个作 品的艺术价值 ,却 的昭君和 番故事 ,与 《汉宫秋 》性 是汉家女子远嫁域外的怨 旷。
不能 以戏 里可以有 几位主角加 以评 质截然 不同 。到京剧 改编演绎 ,这 解读昭君 故事的 内涵 ,不仅 可
判 ,戏 的优劣与 人物 多少无 关 ,否 个 故 事 更 是 完全 变 样 ,完 全 变 成 以看戏剧 ,还 可以看有关王 昭君的
则艺 术优劣的评价 就形如街头 混混 王 昭君 的独角戏 ,汉元帝则退到 了 历 史 记载 。其 实 从 汉代 开 始 到 晚
的群 殴了 。只有 一个主角 的 《汉宫 可有可 无的位置 。昭君戏的核 心是 近 ,昭君故 事有许多个版 本 ,它的
秋 》照样是不朽
昭君怨,文姬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