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弈》[1].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弈》
执教人:周佳瑛
时间: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学弈》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讲述了两个人跟随弈秋学棋,但效果却截然不同的故事,阐发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将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及不同的学习结果进行对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学习态度的差别通过“惟”和“一心”表达出来,其中也暗含了作者的态度。最后两句自问自答,态度鲜明地表明了后一个人是因为不肯专心学习才落后的观点。文章以故事取譬来讲道理,深入浅出,读来让人信服。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文言文方面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可以通过注释或工具书看懂比较浅显的文言文。故在文言文教学上,学生不应该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目标】
1、掌握“善”、“诲”、“俱”等文言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2、理解两人的不同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结果,感悟学习应该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善”、“诲”、“俱”等文言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难点:理解两人的不同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结果,感悟学习应该专心致志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练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一则告示,请学生朗读。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一朝学成终身不俗。广纳天下贤人雅士,齐聚此处拜师学弈。”
2、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读告示。
2、棋社招徒。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准备。
情?
二、疏通文意
1、请学生个别读、对读、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指导朗读。
2、请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轮流交流“弈”、“通国”、“鸿鹄”、“援”、“缴”、“弗若”、“为”、“然”等课下已有注释的字词的意思。
3、请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轮流交流“善”、“使”、 “诲”、“惟”、“以为”、“思”、“俱”等课下没有注释的字词的意思。
4、请学生在小组内互译课文。
5、请各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轮流交流课文的解释。
1、学生朗读。
2、学生回答。
3、学生回答。
4、学生互译课文。
5、学生交流。
1、检测预习,巩固重点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铺设台阶,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深入研读
1、出示“使弈秋诲二人弈……弗若之矣”,请学生分别朗读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最后两句话是谁说的?两人学弈除了智力相似,还有什么相同的学弈条件?
3、两人的学弈表现有什么不同?请你用原文的字词填空并分析。
教师出示:
一人( )听弈秋。
另一人( )听弈秋,( )思鸿鹄。
4、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学弈的结果不同?这则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5、请一位学生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1、学生朗读。
起因:使弈秋诲二人弈。
经过:其一人专心致志……射之。
结果: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最后两句是孟子的评论;
相同条件:相似的智力、相同的好老师、相同的学习环境和内容。
3、一人(惟)听弈秋。
另一人(虽)听弈秋,(一心

《学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