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
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罗秀庄小学 王建新
学情分析:
本课故事背景年代久远,学生很难走进文本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感,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其他资料,观看影片《烈火中永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走进人物渴望自由、盼望解放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小萝卜头虽身处监狱,但仍渴望自由,热爱生活,盼望新中国的到来。
3、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及革命者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通过小萝卜头捉虫、放虫的故事,理解小萝卜头内心的变化。
教学难点:
解析小萝卜头捉虫、放虫,体会他和他所代表的革命者对自由的向往,对革命胜利的渴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一定很大吧,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老师的考验。
1、复习词语:翠绿、薄壳、纤细、温柔等,教师强调多音字“薄”和“看”。
2、词语总动员,透明的薄壳,红珠子似的小眼睛,骄傲地爬着,翠绿的翅膀等。
3、用自己的话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把握情感。
1、(观看小萝卜头的图片,教师配乐过渡),小萝卜头年仅八个月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在那里他吃的是发霉变质的食物,穿的是妈妈和难友们改的囚衣,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到相关语言。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划。
(2)学生读小萝卜头看见虫子时的语句,说小萝卜头的心情。
①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的挥着小手,叫着“呦,你看!”
②“呦,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了一只。
③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3)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读句子体会小萝卜头对生活的热爱。
(4)提示语加入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使内容更真实。
3、小萝卜头被怎样的一只小虫子吸引住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作笔记。
(2)学生读小虫子外形,课件出示句段 “一只长着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
(3)回答问题,文中比喻句把…比作了…?并仿写一句比喻句。
4、教师的提问:这么好看的一只小虫,小萝卜头捉了起来,本来可以把它放进盒子里和自己作伴,可为什么又把它放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文章中那些地方还体现了他向往自由,找出来读一读。
(1)课件出示:
①“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②“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
③“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