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给遇罗克烈士北岛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我没有留下遗嘱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要读懂这首诗: ○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处以死刑。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已遭到了空前残暴的践踏,而相同的厄运随时都会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就是在这一可怕的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像“做一个人”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已构成了对政府的叛逆。而这时的社会像一部超负荷的大机器,尽管内部已经开始生锈变形,但外表的结构依然完好无缺。在当局看来,现在不过是换掉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钉;而对遇罗克来说,想做一个人就得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最后的时刻到了”)的心理独白为载体, 深刻独到地揭示了烈士在一个非正常年代为追求真理而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勇敢精神和无畏气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笔”这个意象代表说话——言论自由——对真理的追求。“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是说烈士即将面临人的生死抉择,那么他如何选择? “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过去处决犯人往往让犯人跪下,然后法警从后脑勺枪击致死,完成行刑。这里化实为虚,烈士“决不跪在地上”,因为跪在地上就会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这些句子意在彰显烈士不屈的精神和誓死捍卫自由的决心。“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表达烈士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以烈士的自我内心独白为诗歌内容的载体,选材精当,简练传神,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烈士的精神世界,完成了作者自身与诗歌人物形象的同构:他们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正遭到文化界的批判,因而这首诗一诞生就成为一篇挑战当时文坛的战头檄文。,加上之后,会有助于理解。北岛:结局或开始 2011-02-20 04:30:20 不知道结局和开始,以哪种方式伸展。传言不断刮过耳旁,今夜月黑风高,我想起你。结局或开始---- 献给遇罗克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为了每当太阳升起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悲哀的雾覆盖着补丁般错落的屋顶在房子与房子之间烟囱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温暖从明亮的树梢吹散逗留在贫困的烟头上一只只疲倦的手中升起低沉的乌云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地掠夺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呵,我的土地你为什么不再歌唱难道连黄河纤夫的绳索也像绷断的琴弦不再发出鸣响难道时间这面晦暗的镜子也永远背对着你只留下星星和浮云我寻找着你在一次次梦中一个个多雾的夜里或早晨我寻找春天和苹果树蜜蜂牵动的一缕缕微风我寻找海岸的潮汐浪峰上的阳光变成鸥群我寻找砌在墙里的传说你和我被遗忘的姓名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明天的枝头上成熟的果实会留下我的颜色必须承认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我,战栗了谁愿意做陨石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看着不熄的青春之火在别人的手中传递即使鸽子落在肩上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它们梳理一番羽毛又匆匆飞去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在摇篮的晃动中等待着儿子第一声呼唤在草地和落叶上在每一道真挚的目光上我写下生活的诗这普普通通的愿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一生中我曾多次撒谎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一个儿时的诺言因此,那与孩子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再也没有饶恕过我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在我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也许有一天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垂放在每一个不屈的战士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乌鸦,这夜的碎片纷纷扬扬遇罗克开放分类: 人物文化人物文革受难者编辑词条分享遇罗克( 1942-1970 年3月5 日),京城人氏,少品学兼优,因父母“右派”不许入大学。 1966 年7 月作《出身论》, 猛烈批判时甚嚣尘上之“血统论”, 因之被逮,以“思想反动透顶”等罪名判死刑遇害。为自由之言说,付生命之代价。编辑摘要目录 1 人物简介 2 成才背景 3 生平经历 4 代表作品 5
遇罗克烈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