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鸭病鸭瘟①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并多发于 20 日龄之后的鸭。病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 故有“大头瘟”之称。①防治: (1) 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7~ 10 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 肌肉注射 毫升; 25~ 30 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 1 毫升,免疫期可达 6 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 3 次免疫, 肌肉注射 1 毫升, 免疫期可达一年。(2) 目前对鸭瘟尚无特效药物, 一旦鸭群发生该病, 应立即采用 5~ 10倍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 注射疫苗 5 天内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 有一定效果。①鸭出败①又名禽霍乱, 目前主要是散发流行, 但有时出现地方性流行。鸭出败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鸭。特征为发病急、死亡快。①防治: (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避免饲喂发霉饲料。(2) 本病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菌苗免疫预防。①鸭病毒性肝炎①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 4 周龄以内小鸭,5~ 15 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 3 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1 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 95% 以上。①防治: (1) 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 1次免疫,2 周后进行第 2 次免疫, 每次肌肉注射 1 毫升; 或者在开产前 2~3 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 1 日龄皮下注射 50 倍稀释的弱毒疫苗 / 只。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 7~ 10 日龄注射 50 倍稀释的弱毒疫苗 / 只。(2) 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 按每只雏鸭 1 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 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 防止继发感染。①鸭疫里默氏杆菌病①鸭疫里默氏杆菌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各品种、性别、龄期的鸭均可感染,但主要侵
常见鸭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