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 黄必奎[5] 通过对鸡血藤及网络崖豆藤的对比发现二者的 TLC 、 UV 图谱基本一致,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网络崖豆藤为高, 说明二者所含成分相似, 可互相代用. 李玉梅等[6] 对鸡血藤及其混淆品大血藤、白花油麻藤进行了性状鉴别, 并建议鸡血藤与大血藤应区别使用. 2 化学成分鸡血藤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甾醇等类化合物. 早在 1989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林茂研究员就对密花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分离出 18 个化合物, 多为异黄酮类[7]. 崔艳君等[8-9] 首次从密花豆藤中分得 9 个化合物, 分别为密花豆素(1) 、焦性粘液酸、毛蕊异黄酮、间苯三酚、琥珀酸、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 、丁香酸和香草酸. 其中化合物 1为7 ,3’,4’ 2 三羟基 262 甲氧基二氢黄酮(7 ,3’,4’2t rihydroxy 262 methoxy flavanone) ,是1 个新化合物, 命名为密花豆素(suberectin) . 严启新[10 ] 从密花豆藤茎脂溶性部位分得 6 个化合物, 除文献报道的β2 谷甾醇外, 白芷内酯、大黄素甲醚、羽扇豆醇、羽扇豆酮、大黄酚均系首次从该植物及该属中分得; 后又从其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得 6 个化合物, 分别为 72 酮基谷甾酮(Ⅰ) 、大黄素(Ⅱ) 、大黄酸(Ⅲ) 、芦荟大黄酸(Ⅳ) 、胡萝卜苷(Ⅴ) 和表儿茶精(Ⅵ), 其中Ⅰ~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11 ]. 成军等[12 ] 从密花豆藤茎中共分离得到 5 个化合物, 分别为 22 甲氧基 242 (2’2 羟乙基)2 苯酚 212O2β2D2 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 2O2β2D2 吡喃果糖苷、二十五烷酸 2α2 单甘油酯、白桦脂酸和正二十六碳酸. 李静等[13 ] 从密花豆 95% 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分分离得到 4 个化合物, 分别为二十六酸甘油酯、芒柄花异黄酮、β2 谷甾醇及二十四烷酸、二十五烷酸、二十六烷酸的混合物. 王瑞等[14 - 15] 从芒柄花素、阿弗洛莫生、奥刀拉亭、毛蕊异黄酮、大豆黄素、 82 甲雷杜辛、野靛黄素、美皂异黄酮、染料木素; 异黄烷类:iso 2 sativan ,iso 2 mucromatol ,pendulone ,vestitol ; 查尔酮类: 、胡旺云首次从香花崖豆藤中分离得到羽扇烯酮和 2’,4’,3 ,42 四羟基查尔酮[16 ]. 康淑荷等[17 ] 采用 GC 、 GC 2 MS 联用技术分析了鸡血藤精油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了 24 种化学成分, 占精油的 83. 33 %.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芹醇(28. 56 %) 、52 甲基 232 己烯 222酮(14. 20 %) 、 22 (2’,3’2 环氧 23’2 甲基丁基) 甲基呋喃(10. 43 %) . 黄荣清等[18 ] 从中共分离鉴定了 24 个化合物, 主要为脂肪酸乙酯、饱和烷烃及甾醇类化合物, 其中月桂酸乙酯(11. 33 %) 、亚油酸乙酯(14. 49 %) 、月桂酸(11. 57 %) 含量较高. 严启新等[19 ] 报道了鸡血藤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类化合物,C16 烷酸含量最高(68. 89 %) ,其次为油酸(9. 84 %) 和亚油酸(8. 49 %) . 付川等
中药鸡血藤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