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 3 名词解释 1 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 病菌进入血液, 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 造成机体严重损伤, 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 是用人工的方法接种菌苗, 疫苗或了类毒素等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 发热: 由于制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超过正常 ) 5 炎症: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6 临床前预防: 又称二级预防, 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 使疾病有可能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7 药物血浆半衰期: 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用 t1/ 2 表示 8 隐性黄疸: 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 以下, 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9 细胞凋亡: 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是与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 10 血压: 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11 稳态: 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 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12 有效通气量: 平静呼吸时, 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 即有效通气量) 13 抗体: 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4 组织性缺氧: 因组织中毒, 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15 脑死亡: 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 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6 激素: 由内分泌腺, 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17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8 缺氧: 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 组织的代谢, 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9 炎症介质: 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 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20 长期医嘱: 医嘱有效时间在 24 小时以上, 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后方失效, 在医嘱的有效日期内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执行. 21 临时医嘱: 医嘱的有效时间在 24 小时以内, 应在短时间内执行, 即刻医嘱(st) 一般在医嘱开出后 15 分钟内执行, 一般只执行 1次. 22 长期备用医嘱(): 医嘱有效时间在 24 小时以上,;. 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 病情需要时才执行, 写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 每次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栏做记录, 23 临时备用医嘱(): 医嘱有效时间在 12 小时, 病情需要时执行. 日间备用医嘱仅限于日间有效, 下午 7 时后失效; 夜间备用医嘱仅限于夜间有效, 至次晨 7 时失效. 如未用注销时, 由护士用红笔在该医嘱后写明" 未用" 两字. 24 护理记录单: 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 凡患者的生命体征, 主诉, 病情变化, 出入水量, 特殊用药, 治疗效果, 副作用, 以及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均应按时间顺序逐项记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