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
发展(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1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完成统一
原因:
经过:
意义:
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严苛的秦法
背景
表现
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为后世所沿用。
2、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和统一
3、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活动,如兴建大型工程
4、是造成历代封建王朝中后期腐败的根源
5、到封建社会后期,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
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令
酎金夺爵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郡国并行
王国问题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4
设问:
《削藩策》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
目的相同:都主张削弱王国的势力以加强中 央集权
手段不同:前者为武力手段,后者则较柔和
结果不同:前者是七国之乱的直接原因,后者实现了削弱王国实力的目的!
5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建立中朝(决策机构)
②设置刺史
③实行推恩令
④酎金夺爵
削弱相权
瓦解王国势力
监察地方
汉武帝集权措施的影响
⑴积极: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消极:
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弊端,导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权,政局动荡。
6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与杨贵妃
白居易
7
“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星罗棋布,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破坏了。
概括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
1
2
3
8
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9
⑴收精兵,削将权。
②禁军分由“三衙”统领,调兵权归枢密院。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⑵削实权。
① “杯酒释兵权
①分割相权。②州郡直属中央,设通判。③派文臣做州郡长官。
⑶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10
中央集权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