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考网
2014 年执业药师考试炒法——加辅料炒
炒法是中药炮制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中国医考网的小编为考生整理了关于加辅料炒的知识点,希望对您
有帮助
炒法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固体辅料)炒法两大类。每类又包括数种操作方法。加辅料炒法包括麸炒、米炒、
土炒、砂炒、蛤粉炒及滑石粉炒。
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称为麸炒法。适用药物:山药、白术、枳壳、苍
术等。目的:(1)增强补脾作用——山药、白术等。(2)缓和药性——某些作用强烈的药物,如枳实具强烈
的破气作用,苍术药性燥烈,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枳壳麸炒后缓和燥性和酸性,增强健胃
消胀作用。(3)矫嗅矫味——僵蚕。操作方法:是先用中火或武火将锅烧热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
起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麦
麸一般用量为每 100kg 药物用麦麸 10~15kg。
,称为米炒法。目的:(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党
参。(2)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红娘子、斑蝥。操作方法:先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
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去米,放凉。
或先将米置热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去米,放凉。每 100kg 药物,用米
20kg。注意事项:炮制昆虫类药物时,以米的色泽观察火候,炒至米变焦黄色或焦褐色为度。炮制植物药
时,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
。药物经土炒均可增强其补脾止泻的功能。操
作方法:是将碾细过筛后的灶心土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翻炒至药物表
面挂土色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每 100kg 药物用灶心土 25~30kg。
,称为砂炒(或烫)。主要目的为:增强疗效,便于调剂
制剂——狗脊、穿山甲等;降低毒性——马钱子等;便于洁净——骨碎补、马钱子去毛茸;矫臭矫味——鸡
内金、脐带等。操作方法是取制过的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药物,不断用砂掩
埋、翻动,至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时取出,筛出砂,放凉,或趁热投入醋中略浸,
取出,干燥即得。砂的用量以能掩盖所加药物为度。
,称为蛤粉炒(或烫)。蛤粉炒由于火力较弱,而且
蛤粉颗粒细小,传热作用较砂稍慢,故能使药物缓慢受热,而适于炒制胶类药物,如阿胶。主要目的为:
使药物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可增强某些药物的清热化痰作用。
操作方法是将研细过筛后的蛤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至蛤粉滑利易翻动时,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不
断翻埋炒至膨胀鼓起,内部疏松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每 100kg 药物用蛤粉 30~50kg。
中国医考网
,称为滑石粉炒(或烫)。滑石粉质地细腻,
传热较缓慢,用他炒制药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炒法——加辅料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