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樟子松幼苗与造林管理方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樟子松幼苗与造林管理方法.doc探讨樟子松幼苗与造林管理方法
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C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 受-6. 5°C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 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 累干物质多。,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 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 层,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强的乔 木树种之一。樟子松适应性强,在贫瘠的风沙土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 土均能生长良好,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正常。
一、选地整地
1、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为宜。地势低洼、排水 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翌年春季平整土地,深翻细耙后 修筑南北走向的高床,床高15 cm,床面宽40〜50 cm,沟间距80〜90 cm。 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 进行1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墙情。
2、 种子催芽处理。在播种前15-20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 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宽、深50〜60cm,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的沙藏坑。在坑 底铺上席子,然后将经消毒处理的种子拌混2〜3倍湿沙放入坑内,上盖 草帘,夜盖昼揭,并于白天上下翻动混沙种子,适量浇水。经15〜20天
后,绝大部分种子裂嘴,即可将种子筛出进行播种。如不能及时播种。则 应停止翻动,并加覆盖物或移于背阴冷凉处,降低温度,抑制发芽。
3、播种技术。播种前要灌透底水,待床面稍干时,〜
0cm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播种疏播种。幅度3〜5cm、行距8~ 10cm。播后及时镇压,覆土 〜,过厚幼苗出土困难。樟子松 千粒种约6g,通常每亩播种量4〜5kg。
二、苗期管理:
1、 播种到出苗齐,表土必须保持湿润,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断条,但 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在午后进行。
2、 出苗后到6月底,土壤温度正适合立枯病繁殖,更由于幼苗细嫩, 地表温差大,易遭灼害,在浇水上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调节床面温 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害,一般应在上午10-12时浇水。 在7〜8月为高生长期发病期已过,根系已伸展,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 必须供给大量的水分,应每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8月中、下旬后为 促进苗木木质化,有利于越冬应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除天气特别干旱 一般不浇水。
3、 为保证幼苗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6月中下旬,每平方米施硫酸 铉5—10克,每隔10天左右追一次肥,数量每平方米一次不能超过25克, 8月中旬后应停止追肥,追肥时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 水浇于床上,再用清水及时冲洗,以防肥料附着于茎叶上,灼伤幼苗,后 期追肥更需冲洗,因叶覆盖面大易于粘着肥料。
4、为促使苗木根系发育在7〜8月间每隔15天松土一次。消灭杂草
可以在播种时把除草酷拌在覆土中,每立方米拌2克,苗出齐后把除草酷 少量与沙土拌上撒在苗床上,然后浇水,一两次可以控制杂草。在出苗后 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波尔多液,可以控制病害。
5、越冬保护,樟子松是耐寒冷的树种,但幼苗期间,

探讨樟子松幼苗与造林管理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5-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