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文化2.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文化 2 御医巧治慈禧掉发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 清末的慈禧非常爱打扮, 但由于她吃的都是高脂肪食物, 头发油脂较多,头发不但爱掉还缺乏光泽。为找寻能让她拥有一头秀发的秘方, 慈禧多次下诏征集各地名医给她医治。御医们认为,头发的营养来自于肾和血, 慈禧头发不好, 源于她的肾血虚弱。于是御医们先从温肾补血开始调治,加强慈禧的肾脏功能,补足血气,从而达到养发效果。同时,御医们还研制了不少洗发护发的方剂来对慈禧的头发进行养护。其中有菊花散、抿头方、令发不落方等。菊花散清香、幽凉,用九种药草研成粗渣,加入浆水,煮沸之后,去掉渣子, 用汤药洗头。西太后对菊花的香味很喜欢, 她还经常吃一些鲜菊花做成的小吃。用菊花散后,慈禧的油性头发大为改观。抿头方是将菊花、牙皂、薄荷、荆芥穗、香白芷、白僵蚕、藿香叶、零陵香八种中药, 加水煮沸, 晾凉之后, 加入冰片制成抿头水。在梳头时, 可用梳子沾上抿头水梳理。慈禧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头发的确比以前变得柔软,也有了光泽。慈禧从 45 岁开始,直到七十多岁一直都使用抿头方。令发不落方是采用简单材料制成的洗头良方。使用榧子、核桃、侧柏叶捣烂后泡到雪水中, 然后用来梳头。榧子甘平, 可润燥, 核桃可以补益发肤, 侧柏叶苦涩性寒, 有祛风凉血效果, 用于梳头, 有助头发生长。慈禧的头发在御医的内外调治下,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善。幼童“开方”治名医从前有一家中药店, 为扩大生意, 特意从省城请来了名医李万年坐堂。这位李大夫医术高超, 可就是脾气坏, 动不动就发脾气, 弄得周围的人和他说话都得小心谨慎。一天,一个幼童由家长领着来瞧病,李万年给他开了一剂枇杷膏、一副草药和一帖膏药,并在另一张处方上写到: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李万年逗那孩子说:“这是我的医嘱, 你若把它作为上联能对出下联, 这药费就免了。”药店老板一听说免费送药有些心痛, 忙说:“小孩子对什么联, 快交上钱拿药走吧。”李万年一听气不打一处来, 一把将桌上的纸笔等东西掀掉, 拂袖回后院住处去了。这时, 只听那孩子在后面追着喊: “别急! 别急! 下联我对出来了!”听到有下联了, 李万年停下了脚步, 回过头:“说说看。”小孩不紧不慢地说:“脾好医, 气好医, 脾气不好医。”李万年一听又要发火, 可仔细想想, 从字面上找不出毛病, 这确是上下对应的好联, 再反思自己, 也确实脾气不好。李万年佩服这小孩有如此才华,忙回前台取了药, 又亲自把小孩和家长送出店。从此, 李万年也慢慢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有趣的药名书信中草药不仅有着神奇的疗效, 而且, 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尤其它的命名独具特色,有以入药部位命名的;有以其突出疗效命名的,也有用人名命名的,追溯这些中药名的历史每味药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正因为如此, 许多文人墨客常借用药名巧妙地与文学创作结为一体,或赋诗,或填词,或书信给这些草木以情以景,令其妙趣横生。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 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 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 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丈夫看后,挥笔答道: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 几思菊花茂盛, 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 滑石难行, 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 骂我曰苍耳子, 明红花开时, 吾与马勃, 杜仲结伴还乡。至时金银相赠也”。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 将思念, 艰辛, 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读罢趣味无穷。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 又称引药, 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 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或矫味等功效。药引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服用, 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大枣汤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解药毒。凡脾胃、产后等虚弱者,均宜以此为引, 一般用枣 5~ 10枚, 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人参健脾丸等。生姜汤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温中散寒之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药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 3~5 片生姜水煎取汤,即为姜汤引,用以送服相应病症的中成药。大枣生姜汤常同煮做药引, 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 从而促进药物的充分吸

中医文化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