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牛栏山一中1 X教学模式.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堂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近几年,我们认真学习课改理论,不断探究新课改下高效教学的模式,特别是我校在高考复习方面总结出了“讲――练――练”和“练――讲――练”的复习模式,为了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校及至实验学校的教学,我们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提炼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学校“1+X”的教学模式,下面对这一模式做一解读:
“1+X”表示的是教学环节。
对“1”的解释:
“1”,教学环节为:(教师)释疑定标――(学生)预习示问
释疑定标:教师在课上前10分钟左右对上节课在“定时精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纠正,并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所以“1+X ”中的“1”对教师的要求就是释疑定标。而对学生的要求就是“预习示问”。
“1”和“X”都代表教学环节,为什么要单独提出一个“1”呢?
这个“1”,表示我们上课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就是 “一”定要让学生“预习”。为什么要强调预习呢?
因为预习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再伟大的教育家(不管是教育、教师的鼻祖――孔子,还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再成功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目前看由于课下不好集中组织让学生预习,如果让学生自发的在课下预习,会出现有的学生预习,有的不预习。所以只有在课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预习自学,当然,学生的预习自学必须是在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这个“1”一定要有预习的学案。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参)、重点难点(教参)、预习问题(教师精心设计的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意义的问题)、预习检测、提出问题(学生在预习或复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写在“提出问题”一栏中)。
学案要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研究新授课或复习课相关联知识所需要的课时数。然后,提前一周指定相应教师制定学案。中间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以电子稿形式发放到每位教师,实现资源共享。
学案是指导学生预习及进一步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学习的路线图。每个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日期和编号。
此外,我们积极倡导教师要针对有较强相关联的知识内容综合进行预习工作。比如生物新课程教材必修一第3章第1节讲细胞膜的结构,第4章分3小节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而第四章和第3章第1节的内容非常密切,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将这几部分内容统一考虑制定出相应的预习学案。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尤其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我们应大力提倡将几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综合考虑。然后做好一个学案,上好一节预习课。通过预习课教师了解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还有哪些不会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上重点解决学生不会的或不扎实的内容。
预习学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课上不能完成的在课下完成,当天交到老师处。任课教师应尽可能在下节课之前将学生的作业检测判完,并综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下节课教学的依据。
总之,预习示问,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预习,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果没有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探究)就成了无缘之水

解读牛栏山一中1 X教学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