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言文词句的翻译,并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掌握儿女、文义、因的古今义,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教学过程
《咏雪》
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是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教朋友。先学习《咏雪》我们看他们是谁?
作者简介(参看书21页注释)
《世说新语》介绍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整体感知,疏通文义。
问题研究
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谢安
胡儿:谢朗
兄女:谢道韫
左将军:王凝之
下列人物是什么关系?
谢安是谢道韫和谢朗的? 叔叔
王義之是王凝之的? 父亲
谢道韫是王羲之的? 儿媳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词语 儿女 文义 因风起
古义 家中的侄子辈 诗文 凭借
今义 子女 文章意思 因为
讨论探究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参考: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
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
(形) 轻盈之雅(神) 文化内蕴(蕴)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美和敬仰,暗喻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课外拓展:有关写雪的诗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布置作业:
翻译《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一、疏通文义,感知文章
译文: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相约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的爸爸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没来,(他)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道:“(真)不是人啊!和我约好出行,(却)丢下我而离去。”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发),中午(到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考考你
把文章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5、世说新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