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2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 3
三、拌合站的修建 5
四、拌合站施工平面布置 6
五、拌合站场地建设方案 6
六、砼连续供应保证措施 9
六、拌合站组织机构 9
七、搅拌工艺 10
八、原材料质量控制 11
九、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13
遂广高速SG1-5项目经理分部路基工程
四工区混凝土拌合站建站方案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
①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工程地理形状、原材料来源、交通道路容量、路径、当地民情、民风等资料及信息。
②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规划,目前可开工项目、技术实力及现场施工管理。
K64+570-K69+500段四工区,沿线桥梁3座,盖板涵和圆管涵共17座,分离式立交3座,人行天桥及渡槽3座,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 四工区混凝土拌合站拟选址于K67++224踏水河桥之间的K67+530-K67+660路基红线右侧(武胜县鸣钟乡玉皇楼村12组),交通便利,交通网连接国道、省道、乡村道路、施工便道。规划设置占地面积3180 m2。
本站计划设JS750搅拌楼1座,4个骨料仓。每个骨料仓占地150 m2,堆高按2米计算,可同时堆放骨料1200m3。按每天混凝土最大用量200 m3(其中骨料约占72%)计算,材料储备可满足连续8天使用。
生产区配备30装载机一台,6m3罐车3台。生活区设办公室、养护室和休息室等职能部门。
①拌和站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围墙采用红砖砌筑,;设置工地养护室;拌合站内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
②拌和站内所有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用18cm厚的砂粒石作垫层,15cm厚的C15砼作面层进行硬化,硬化后的场坪中间高四周低,并设置排水网,利于雨水向站外排出。硬化后地面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③砂石料仓共设置4个,(5-16mm)1个,(16-25mm)1个,中粗砂2个。砂、石料仓设置雨棚防雨遮阳,料仓之间用40cm厚砌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应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15cm,深度不小于20cm,沟上加盖覆盖。
④搅拌机及计量设备设防雨棚,雨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
⑤拌和站内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场区设置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站内废水直接排放。
⑥拌和站设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拌和站管理制度牌、安全生产牌和消防保卫卫生牌;
、设备配置要求
①拌和站人员配备需满足拌和站生产和管理需求,主要管理人员(站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
②搅拌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生产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计量装置达到三仓式自动计量标准;拌和站配备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的变压器和备用发电机。
①散装水泥、粉煤灰使用储存罐储存,不同厂家、品种、标号、批次应分罐保存,严禁混装罐。散装水泥、掺和料储存罐应按规定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②砂石料根据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砂石料场外装车前应在装车地点进行清洗。砂石料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
③液态外加剂需搭棚储存,粉状外加剂需设库房储存。受潮、过期的水泥及掺和料,过期、变质的外加剂不得随意丢弃,应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④材料标识规定设置。
①混凝土生产前,对计量装置自校标定并记录,清除地坑中积水。
②拌和站配合比标识牌悬挂于操作间前醒目位置,规格统一;标识牌上包括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配合比、时间、集料的计算和实测含水量、各种材料的每盘用量、坍落度等内容,并及时更新。
③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需戴安全帽,搅拌作业时料斗下严禁站人,拌和楼出料口需设专职安全员进行防护。
④拌和站车辆运输应做到不洒、不漏。临近市区作业,出入车辆应清洗车轮。运输车辆在拌和站内统一指挥,定点停放。
⑤拌和站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要求。拌和站使用后及时对场地进行清理。
⑥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设计与平面布置进行加高和管理电力线。夜间施工时,现场
设有满足施工安全
搅拌站建站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