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个案
· 徐腾
“辰爱民’’进社区带来的启示
年月日至月日, 日层、贴近生活方面有欠缺,说到底就是话,又为旅行社拓展老年旅游业务指明
照日报社黄海晨刊“辰爱民”“辰爱民”抓新闻的思维方式不对,有惯性思考的了方向,受到社会的称赞。
取晨刊亲民之意进社区活动,历经影子,缺乏逆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辰爱民”进社区活动还给记者带
多天,辗转站,完成。据不完全通过“辰爱民”进社区活动,年轻来采访以外的精神冲击。记者杜洁在进
统计,该括动涉及余个行业,发放报的记者感受到了新闻价值在哪里, 目光社区的随笔中写道,“观海苑是我们晨
纸和Ⅸ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各余应投向哪里,手中的笔应该写什么。晨刊记者进社区的第十站,也是收获颇丰
份,悬挂晨刊热线标牌佘面,收集各刊一名年轻记者在该活动中感慨万分, 的一站。下岗职工周绍军来到观海苑创
类新闻线索多条,为读者办实事件, 他说,就像在乔家墩子民俗旅游村一位业,最初靠蹬三轮车给人送货为生。徐
直接受益万佘人。球迷对他说的那样,其实记者与社区的广松建议他搞小五金, 帮他租了房子,
回顾“辰爱民”进社区活动,给我居民应该是心连心的,居民有很多话要冒着酷暑带他到临沂进货,并为其垫付
们带来不少启示。对媒体说, 而媒体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元货款,路上车出了问题,回到日
群众,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价值。他把照已是深夜两点多了。还手把手帮他把
启示之一:黄海展刊的定位,
居民反映的问题写进了走进民俗村的店开起来,又把自己的朋友介绍到店里
真正实现了由“官报”向“市民报”
见闻》中。去购货。如今,周绍军的生意越做越好,
的转变
日照日报副总编辑兼黄海晨刊总编还成立了公司,买上了二层楼,开上了
年月, 日照日报黄海晨刊》赵嘉兵在总结“辰爱民”进社区活动中, 小轿车。”
正式创办,该刊出版年来,始终作为短短几语道出此活动的真正意义:
启示之四:“辰爱民”进社区
日照日报的一种副报“补充”,没有从根“新闻在哪里新闻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是报纸品牌的延伸,更是报
本上摆脱正刊“官报”的影子。随着日新闻就在社区, 不是没有新闻,而是我
纸“民生品牌”的回归
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区居民的增们缺少带着新闻思维去找新闻的记者,
“
加, 黄海晨刊的定位越来越需要进行记者只有深入生活和社会,才能挖掘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关注民生, 反
转变。对此,该刊在实现报纸版面同步真正的新闻。”映群众的呼声,为市民创造一个不受限
改进的基础上,通过“辰爱民”进社区制的交流平台”日照市委宣传部副部
启示之三:“辰爱民”进社区
的活动,建立起社区记者制度,实现由长、日照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胡全峰
活动给记者带来采写方式的转变
“官报”向“市民报”的转变,真正办一在“辰爱民”进社区启动仪式上说。
份市民爱看的“市井报”。具体做法:黄记者写什么样的新闻, 读者才愿意都市报创立品牌的沃土就是社区,
海晨刊的所有工作人员,从总编辑到普看读者想通过媒体反映什么这一系社区的主体就是居民,只有扎根于居民
通记者、编辑,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公列的问题,在“辰爱民”
“辰爱民”进社区带来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