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1].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他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曾经是一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英雄,也曾经是一位在“落日楼头,把栏杆拍遍,江南游子。”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之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或许我们能从本词中破解作者的心声密码。
二、了解作者、背景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三、初步感知——诵壮词
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声,沙场 / 秋点兵。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可怜 / 白发生!
翻译: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四、合作探究——赏壮词
。(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壮”字组词,来表达你读完本词的感受....
,用以下句式来说话,用上刚刚你所组的词。
从词中的———我感受到了诗歌的———。
:词中展现了以下几幅画面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烈 的战斗场面
豪壮 的雄心壮志
5、“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五、研读探究——品壮词
1、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2、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