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布洛芬混悬剂的研制实验报告
75K-1基地班 李琦君08104111
一、实验目的
.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布洛芬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并进行混悬制剂质量评定
.测定混悬剂中药物含量
二、实验原理
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非番体抗炎药,化学名称为 2-(-4-异丁基苯基)丙酸。
布洛芬分子式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本品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乙
醴、二氯甲烷,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
PKa=。
本品口服吸收快,2h左右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 代谢发生得很快,在服药24h后,药物基本上以原型和氧化物形式被完全排出。
本品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均大于阿司匹林, 是阿司匹林的16~32倍,具 有解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当严重感染致机体炎症反应过强时, 布洛芬 尚有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轻机体炎症反映程度的作用;胃肠道副作用小,对肝, 胃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一般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液常规及生化值均未见异常。
混悬剂中的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比其水溶液慢, 但比胶囊剂、片剂、 丸剂等固体制剂的吸收要好。水性混悬液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出速 度、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性。 水性混悬液分散性优于片剂和胶囊 剂,药物在吸收部位有大的表面积,而片剂、胶囊剂等只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 到达这种分散性和表面积。选择混悬剂能提高吸收速度,受食物影响小,可减少 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性。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具沉降速度 服从Stoke' s定律:
V 2r2( 1 2)g
9
V-沉降速度;r-离子半径;p1-粒子密度;p 2-介质密度;刀-混悬液的黏度; g-重力加速度。
混悬剂中难溶性药物颗粒的粒径在 ~1mm时,其吸收速度收到溶出速度 的限制。微粉化可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因此制备混选型 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半合成纤维素 衍生物和糖浆等,以增加介质黏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实验材料 原料:布洛芬粉末 辅料:枸檬酸、丙三醇、吐温-80、预胶化
淀粉、苯甲酸钠、黄原胶、竣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蒸储水。
.仪器与设备 120目筛、研钵*3、100ml量筒一支、10ml量筒一支、试管若干、 100ml容量瓶若干,移液管若干,500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三个、50ml烧杯 一个、玻璃棒1支、离心管、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机,紫外检测器。
.试剂:磷酸缓冲液(pH=),无水乙醇


枸檬酸:絮凝剂,pH调节剂;丙三醇:低分子助悬剂;
tween-80:表面活性剂,润湿剂;苯甲酸钠:防腐剂;预胶化淀粉:混悬剂(增 加黏度);黄原胶、竣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助悬剂(待选)
组成/处方
1
2
3
布洛芬
2g
2g
2g
枸椽酸



丙二醇
10ml
10ml
10ml
吐温-80
1%
1%
1%
预胶化淀粉
1g
1g
1g
苯甲酸钠

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