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年级: 八年级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审阅: 审核:
课题: 《桃花源记》 执笔教师: 李家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诵读指导: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注意下列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还 。 大白:酒杯名 。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2、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4、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金陵人请他喝酒的时候,他连姓氏都没有通报,只是离开的时候才问,也没有记下来,有什么深意?
四、展示提升
五、课堂小结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湖心亭看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