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藏品防护第五章防火第六章建筑设备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 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 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第 . 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 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 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 建筑规模大于 1000 0 ㎡) 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 建筑规模为 4000 ~ 10000 ㎡) 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 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 博物馆; 小型馆( 建筑规模小于 4000 ㎡) 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 、县( 县级市) 局直局博物馆和县( 县级市) 博物馆。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第 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 100 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 50 年。第 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 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第 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 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第 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 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第 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 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 规范和规定。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 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第 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 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 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 40%;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第 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第 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 4 层或 4 层以上。大、中型馆内 2层或 2 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