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国》有感
读《雪国》有感
读完《雪国》已经一个多星期了,琐事繁多,便只能半夜偷来时间写下这篇读后感。写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由的微微一笑,想起了儿时学习的一篇文章《与时间赛跑》——哈哈,也许我现在就是那个追着夕阳跑回家的男孩吧。
《雪国》这本书中其实是包含川端康成先生的两部中长篇小说的,另外一部便是《湖》。两部小说读起来很是绕脑,属于佳品。但相较而言,我更喜欢《湖》这件主人公稍有另类的作品。
《雪国》中描绘了一个喜好登山“嫖客”——岛村三次前往“雪国”与艺妓驹子发生的故事。小说的叙事手法异常高超,环环相扣,文笔清冽唯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相当用心——一方面要透过生动的环境描写感受其微妙的感情变化,一方面得思考小说的整体结构,使每个故事情节得以连贯。
嗯~实话说,我不太喜欢这样。我喜欢类似于《麦田的守望者》那种短平快的叙事风格。当然这也是艺术,但,真的让人感觉很累。恨与爱相伴相随,关于作品,我还是认可的,在通读全篇之后,深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以下,是《雪国》引发我的几个小小的思考,也许有悖作者之意,但我实在才疏学浅,只能如此。
这人世间的情爱真的需要用忠贞来恒定么?
女性是怎样想的我不知道,但是男人一般都会爱上好几个女人(当然,在中国是只能娶一个了)。一般来说,他会爱上一个漂亮的、一个博学的、一个俏皮的、一个温柔的、等等....而且就算是集众多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女性也还是不能满足男人的欲望的,就像张爱玲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论述一样——“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如果你问这是为什么呢?要我说的话,那便是男人普遍的劣根性。当然,话虽如此,但这并不能是男人私生活糜乱的借口。此处的爱,是正人君子的一种怦然心动却知分寸的美感,而不是劣习之徒充满肉欲的“浑浊”。
那么,对于岛村而言驹子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她的落寞,冷寂,坚韧,失落在岛村的心间跳来跳去,善良的人是抛不下对其倾心的人的,即使这可能在违背着普遍认识中的伦理道德了。
另外,说一说小说中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叶子。
叶子在我的脑海中的形象是——她在秋风乍作,枫叶遍地的湖岸向远处徐徐走去,举足无力,宛如蜻蜓点水,与景色浑为一体,无法激起一丝波澜。她黑发挽起,发鬓后梳,微微低头,圆而大的眼睛嵌在如雪般圆润的脸颊上,眼神飘渺迷离、秋波泛泛,鼻子小而略圆,但与嘴距离恰到好处,身躯羸弱而瘦小,声色如铃。也许,我是说也许,她现在还正在吟唱呢?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作者在描绘叶子的时候就给她定位成一个内敛,敏感,纯澈的女性。但是作者实在吝啬,对于叶子的描写,用墨着实太少,他给读者展示的叶子是一具无法对其镶入“阳光”、“积极”、“温暖”等肉质的躯壳,关于叶子,只能靠读者自己想象,而我的想象便是这样。
在小说的最后,作者也没能道清叶子和驹子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于岛村而言,叶子是“另外一种美”,她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岛村,也许是因为她的神秘,也许是因为她的声音的通透或是眼神的凄婉。总而言之,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所有的美都是冷艳、寂寞、荒凉的,所有的情感都是虚无、委婉、潮湿的。
小说是以叶子的死作为结尾的,在岛村的眼里,死亡的过程被作者延长了。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但
读《雪国》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