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罗可可艺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7-18 世纪的艺术样式, 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 ~ 1715) 时代晚期, 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 1774 在位) 时代, 风格纤巧﹑精美﹑浮华, 又称“路易十五式”。罗可可风格主要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关于罗可可的第一种解释是 E.-J. 德莱克吕兹在其专著《路易. 大卫: 他的声音和他的时代》(1855) 中写道: 在提及路易十五时代的风尚时,“罗可可”这个用语是可以接受的。据他回忆, 这是新古典主义画派中特别激进的原始派主导人 M. 屈艾用来嘲讽路易十五时代美术的用语。从词源来看,rococo 一词与法语 rocaille( 岩状饰物) 相关。早在17 世纪,rocaill e 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 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意大利的中国假山设计) 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状工艺曾为 travail( 贝壳工艺) 的同义语。罗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申而来, 指从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塑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对罗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于《法兰西大学院辞典》, 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基于上述“罗可可”与意大利“巴洛克”的联系, 有人便把这种“奇异的”罗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 即巴洛克的瓦解和衰颓阶段。由此罗可可又成为瓦解﹑衰颓的同义词。二. 罗可可风格的产生. 发展. 衰落罗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而言的, 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资产阶级的日渐兴盛紧密联系着。( 罗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及印度艺术的影响( 在庭园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尤为明显。) 由于法国艺术在欧洲的中心地位, 罗可可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 甚至波及中国圆明园的建筑。 1 .罗可可风格的产生: 罗可可风格产生于法国并非出于偶然, 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原因。罗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它起源于上层社会的需要。大部分制造这种艺术品的工匠在个人生活中是与它完全无缘的。比如塞夫里皇家瓷厂的瓷器, 被用于国家的社交场合, 就像今天的英国皇家将它们用于欢迎来访的外国元首的国宴上。法国自 16 世纪起便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到 17 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 国王为巩固其君主专制, 竭力标榜绝对君权与鼓吹唯理主义, 同时在宫廷中提倡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的、有秩序的古典文化.。但在太阳路易十四( ---1715 ) 统治时期, 君主体制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18 世纪在法国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期,其间法国产生了一大批的思想家,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启蒙学者, 并受同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鼓舞,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意识空前高涨, 威胁到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革命的高潮已势不可挡, 封建贵族已经感到末日即将来临。贵族们开始从凡尔赛离散出来, 回到自己的府邸, 府邸沙龙成了思想界、文化界聚会的中心。罗可可风格不大显现在建筑的外观上, 多半应因为王家的建筑已经基本不再营造, 而贵族和新兴的富裕阶层则还不想把府邸造得太显眼。府邸不大, 不求排场而求安逸方便。 2 .罗可可风格的发展: 1714 年路易十四

罗可可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