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教研室
张 菁
生物恐怖是指利用各种手段故意释放病原微生物或生物毒素,造成人、畜、农作物及环境危害,引起社会的广泛恐慌或威胁社会安定以达到政治或信仰目的的行为。
生物恐怖与生物战使用的都是生物武器。
最早的生物战 1346年蒙古人久攻Kaffa,将死于鼠疫的人尸扔进城内,kaffa不攻自破。可怕的鼠疫随战败逃亡的意大利人蔓延欧洲,2000多万人死于非命,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
现代生物战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使用了副溶血弧菌和鼠疫杆菌;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731部队至少在11个城镇施放生物武器致死10000多人
朝鲜战争中美民身亡。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快速恐吓敌人的目的,生物武器最钟情于那些传染力强、致死迅速的微生物。
毒性强,对人员伤亡率高
传染性强,常为气溶胶状态的吸入性传播
抵抗力强,易于制备与播散
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
病毒: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
重组的新致病菌:重组蜡状杆菌,重组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 (基因武器)
毒素: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类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磨镜片,创造了一架能放大266倍的原始显微镜检查了污水、齿垢、粪便等,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大小:微米 为计量单位
光学显微镜的油镜可观察
大小首菌龄环境因素影响
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