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哲理文章 哲理文章
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当中,从遇到的每一件事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关于中篇哲理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中篇哲理文章1
女儿在一边朗读课文,声音很大,语速过急,时不时地喘不过气来。
我偷笑。因为光听,我都感到很累。
而后告诉她:“慢慢来,朗读需要抑扬顿挫。懂得恰当的停顿,以此来换气。不但不累,还很舒畅。”
她小,不懂得给自己留出喘息的机会,自然读不出作者的情感。
忽而联想到我小时候听戏,特别是秦腔《王宝钏》后面一段,薛平贵十八年归来后,与王宝钏相见,王宝钏的一段唱腔:“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唱速很急,几乎于是念出来的。跟着哼唱,我总是被气憋得脸通红。
爸爸笑我:“你不换气,总憋着,怎么能把戏唱好?那不累才怪! 演员就是留了气口,才气息不乱的。”原来,气眼被堵住了,自然行不通了。所以,要保证畅通,需要留空隙。
留白,是一种需要,至关重要。
闲暇时光喜欢沉醉在文字里,一撇一捺地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感悟,或喜悦或惆怅。文字里既想坦露心事,又在遮掩心事,坑坑洼洼布局着。待到后来,总会留下一段说未说出的话交给读者,省略号里你随意猜测。这是句段的留白,给人遐想空间。有些文章写得太“完整”,从开始到结尾,作者把读者心里的猜测全盘托出,看似共鸣,实则失去了浮想的空间。看完即完了。
读汪曾祺的小说《陈小手》,主人公是陈小手,小说中还写到其他人物有团长、团长姨太太、李花脸的女儿,请注意这个“李花脸的女儿”,从身份和意义上说,她在小说里是一个和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应该有些情节吧!可作家惜墨如金,不到30个字就把她打发了,并且以后不再出现。但一句“是个老姑娘”,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呀!这样处理简单真实,让人浮想联翩。总之,留白恰到好处。
文学作品里的留白莫过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人惆怅了千年。因为留白,动人、深刻。
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国画讲究留白。寥寥数笔,几点勾勒,一幅山水花鸟图就这么简洁、自然、质朴地展现在你眼前,你看不出有多少内容,却曲折幽深。有时候,几行竹子,一间小屋,二人对弈,便构成了国画里面的境界。空出来的缝隙占据了大篇幅,却深邃不着边,给人无限遐想。这便是留白之美。
小时候,粘着妈妈,不离半步,那是因为依赖。长大了,不再跟着妈妈,是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
留给自己的空间,用来干什么?独处,思考......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讲究留有缝隙;做人处事,讲究留有退路。切不可把生活塞得满满的,那样我们会活得很累,就像唱戏缺气,文章缺韵,画画缺幽深。
爱一个人也同样如此,林徽因让金老想了一辈子,是因为没有在一起。倘若时时刻刻生活在一起,两个人之间没有了间隙,琐碎的俗事夹杂而来,那爱情的标本便也不复存在了吧!所以,爱一个人,就给他足够的空间。他走了还能再回来,那就是你的;他走了没回来,那就不是你的,今日不走,迟早也会走。给爱间隙,才会让爱更加完美。
留白,爱情里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
好的留白,如瑟瑟冬日的一抹翠绿,给你带来绿意盈盈;如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让你身心通透。
人生需要留白,给自己留一份静心思考的空间,哪怕发发呆,至少可以给灵魂追赶脚步赢得时间。
雪小禅说:留白,是给你的那段时间,让你在苍翠的空间里,听着时间之绿水,从空旷的屋檐下,滴答、滴答,落下了你尽有的苍绿,却绿得这样盎然。
关于中篇哲理文章2
第一次读到网恋的文章,很清楚是那篇《我的蓝颜知己》,发在散文网上,点击率颇高。
第一人称的写法,仿若让你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心说不出的痛。很敬佩笔者的渲染,即便没有爱情的人,也跟着泪溢满面。初读,脑海里就浮现这样一幅画面:隔着天涯,寂静的电脑前,一位斯文而冷峻的男人,对着窗口的文字微笑,时空的另一端,优雅的女子,白衣素裙,长发飘然,纤细的十指敲打键盘......原来,用无线电波传输的爱情,竟然是这等雅致。
后来,在类似的文字里,也兜兜转转。以为,深情莫过于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遥想,唐代的崔才子,要是能有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的话,是否这良缘就能凑巧?那么谁还会误了谁?他离去只需留下自己的QQ号码或者微信,别说次年,就是十年,她只要在意,就定然会等在桃花灿烂的地方。如此,这故事就不会凄美千年。
是时代造成了缺憾,一幕戏却没有按我们的要求演下来。一半,就划下了句号。从此,他是他,她是她。
正是这一半,在文学的天空里,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设想一下,假如是这样:崔才子留下了自己的QQ号离去,官场得人举荐,步步高升,或者商场打拼,小有成就。而业余时间,不忘与红袄绿裙的桃园姑娘窃窃私语。那后来呢?后来,崔
中篇哲理文章 哲理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