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成为幼教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家园共育方案。
一、目的: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树立家教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原则与家教方法。
二、理论指导:
①科学发展观;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③虞国庆厅长在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彭建兰胡小萍编著。
三、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师的观念
(1)情感交流是家园有效配合的基础。家园共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要与家长交朋友、为家长、为幼儿着想,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2)摆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把家长放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本着合作互助的友好态度,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家长的观念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教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呢?
(1)利用好宣传栏。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法及教育意义,让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主题参与,提建议。通过宣传栏的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就逐步与幼儿相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学校。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并定期开展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有着先进幼教工作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不定期地为家长讲课,具体地指导家长,提升家长的理论层次和教育水平。
(3)家园联系册和日常沟通。通过家园联系册的书面对话和口头的直接交流,让家长深入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方法、手段、观念的失误,从而进行改进,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二)建立规范的家园合作制度
1、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家长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挥其潜在的优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家园合作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