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上古诗诵读题画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诵读 题画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 丁卯)
     《兰石图》(公元1749 己巳)
     《墨兰图轴》(公元1754 甲戍)
     《兰竹图轴》(公元1758 戊寅)
     《山顶妙香图轴》(公元1758 戊寅)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
        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
        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
…..
     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

六上古诗诵读题画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