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蛋白质化学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 (一)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共有8段α-螺旋,占全部序列的75%。整条肽链折叠成紧密球状,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极性、带电荷的侧链则在分子表面。其分子表面形成一个深的疏水口袋,血红素通过与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次级键以及血红素铁与近端的His形成的配位键而“藏”在洞中。 该口袋允许O2进入。 CO也能与血红素结合,CO的毒性是因为它与血红素的亲和力更大,从而阻止O2与血红素的结合。 第2页/共50页 (二)辅基血红素结构 第3页/共50页 二价态的血红素铁结合氧气 三价态的血红素铁不能结合氧气 N C C C C N C C C C N C C C C N C C C C H C C H H C C H C H 3 C H = C H 2 C H 2 C O O - C H 2 C H 2 C O O - C H 2 C H C H 3 C H 3 H 3 C H 2 C F e 2 + N C C C C N C C C C N C C C C N C C C C H C C H H C C H C H 3 C H = C H 2 C H 2 C O O - C H 2 C H 2 C O O - C H 2 C H C H 3 C H 3 H 3 C H 2 C F e 3 + 第4页/共50页 (三)O2与肌红蛋白的结合 第5页/共50页 肌红蛋白的三维结构 第6页/共50页 血 红 素 在 蛋 白 中 的 位 置 第7页/共50页 O2 及 CO 与肌红蛋白血红素Fe的结合 氧合肌红蛋白 结合咪唑和CO的游离血红素 肌红蛋白:CO复合物 第8页/共50页 (四) O2的结合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 未结合氧时,5个配位键,;结合氧时, Fe被拉进卟啉环, ; His同时被拉动引起构象改变。 Fe的这一微小移动对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影响。 见P255图6-5 第9页/共50页 二、血红蛋白 (hemoglobin, Hb) 的结构与功能 (一)血红蛋白的结构 (二)氧结合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三)血红蛋白的协同性氧结合(Hb氧结合曲线) (四)H+、CO2和BPG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 第10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