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作文.doc面对作文
篇一:面对作文--冯淑娟
面对作文 让学生心怀坦然(一)
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
冯淑娟
在报告开始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唐太宗年间,在长安城的一个破屋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黑马非常要好。有一天,白马被唐玄奘选中,上西天取经去了。17年后,白马凯旋而归,回来看望黑马。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话多。说起一路的风险和半生的体验,黑马非常羡慕,吃惊地说:“太神奇了,这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而白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距离是差不多的,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但不同的是,我有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目标,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一个磨盘打转。”看着往昔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穷伙计,如今名闻天下,衣锦还乡,黑马不由得自惭形秽,面红耳赤。
当我在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了17个年头,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反思自己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遗憾,是否自己也是故事里的那匹黑马呢?我的教育生命该如何拓展宽度和长度呢?
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作文教学上的高手,就不应该忽略目标对一个人的巨大的导向作用。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教育的生命历程里,要通过人生目标来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就不应该忽略以下几个字,那就是:积累、示范、实践和反思。今天我的报告也就从这八个字展开。
一、“积累”是成就作文大厦的“原材料”
蒲松龄的一部《聊斋志异》借谈鬼说狐,针砭时弊。他生活在农村,传说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故事,讲完了故事就可以免费喝茶。他回家再进行加工,不管哪个朋友说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记录下来,然后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天长日久,他收集了50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
从故事的讲解中,我们会发现古人积累写作素材的观点是:“素材源自生活”,这个故事中同时也包含了人们积累作文素材的一般道理,而这个道理借用古人的说法那就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有以下多种途径。
★改造式积累,解决作文的给养语言单调的问题。
★想象式积累,培养学生思想灵动和丰富想象力问题。
★使用式积累,培养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古今语言的能力。
★观察式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
具体阐述:
★改造式积累,解决作文的给养语言单调的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偶尔会与精美的散文相遇;在老师讲授的课文片段中,我们的心偶尔也会被文字的美感扣击得心潮澎湃。因此有些美文会被我们念念不忘,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也会经常被我们提起。当这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信息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候。这些词语或者句子就可以成为我们材料积累的对象。但是为了避免在材料积累时犯下简单搬运的错误,我们就需要把材料改造后再积累下来。例如:“树干上挑着几枚枯叶,迎风抖着。”我们就可以对它改造后进行积累:“房屋上挑着几丛断草,在风中瑟瑟地飘动着。”
改造式积累除了可以积累句子之外,还可以积累词语、故事等。
改造式积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例如:电影、电视、新闻、连环画等。其中文字和图像中包含的故事也可以成为我们作文材料积累的对象。对这类内容进行改造的时候,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1、改造情景和氛围
例如:“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大地,让人感到一种窒息。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这个片段描写就是学生在学习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之后,对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空的乌云变化之景进行改造后积累下来的文字,他们积累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学习完课文以后,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改造式的仿写来完成的。
2、改造季节和色彩 例如: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我也被感染了。 这是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以后,对其间优美的写景片段想象后积累而成的,他们在积累的时候,把冬天换成了秋天。景物的色彩也由“冷色”变成了“暖色”。
3、改造人物和主旨
例如:假如我是位诗人,我就要用优美的诗句赞美雄伟的大坝;假如我是位画家,我就要用绚烂的色彩描绘刚毅的山峰;假如我是位舞者,我就要用优美的舞姿使观众感受三峡的美,那种特殊的美。
你可能从未看过,三峡那种柔媚不乏刚毅的美。瞧,挺拔峻立的山影儿投在了微微荡漾的水波里,一层层刚毅的山影儿,一波波柔媚的水镜,仿佛让人觉的,似乎只有仙镜才有这种美,这种特殊的,柔媚里不乏刚毅的美。以上的
面对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