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规则下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
[摘要]加入了WTO,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产品和服务的结构,退出没有竞争优势或无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进入并加强有竞争优势或有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寻找市场的空间也是一条光明之路,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否抓住加入WTO所提供的机遇,经受住挑战,还取决于能否对自身作必要的改革。首先是产权制度改革。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的中小企业五花八门,在管理制度上也各有各的问题。为适应加入WTO后与国外企业的交往,中小企业应吸收国外企业的经验改革自己,按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则运作,去除各种违规经营的行为,如违背合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这些行为最后将会受到惩罚。中小企业还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也必须培养管理创新能力。
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产生正反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中最根本的,体现在我国现行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方面。如果说对具体产业的影响是一时一事,那么,对制度上的影响将更为深刻、更有决定意义。因此,做好制度方面的调整和准备,是做好其他一切方面准备的基础。只有完成全面的体制创新和转型,才能使具体产业的调整、提高和与国际接轨有制度的保障。
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否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能否抓住和利用机遇,能否顶得住挑战,并在挑战中获胜?需要指出的是,加入了WTO,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产品和服务的结构,退出没有竞争优势或无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进入并加强有竞争优势或有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例如,中国有许多规模很小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其中大多没有也无望有竞争优势,它们应该及早退出汽车整车制造,改为生产汽车零部件,为大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配套,或者改为汽车修理厂,甚至改生产其他产品。又如,虽然加入WTO给中国服装业的出口增加了机会,但在国际市场上服装的竞争很激烈,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其中不少企业的服装在出口时用的是其他国家的著名品牌,在利益上受到许多损失,它们必须寻找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恰当位置,创造自己的品牌,生产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在产品的结构上尽量不与外国更有竞争力的企业碰撞。产业结构、产品和服务结构的调整,是加入WTO后中国中小企业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必须做的重要任务。
寻找市场的空间也是一条光明之路,加入WTO,会有大量的外国企业、外国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很大的。没有一个外国大企业可以在某个产品和某种服务上独家垄断中国的市场。市场会有许多空间或空隙。中国的中小企业应发挥其灵活、分布广、经营成本低、投资少等特点,寻找空隙发展自己。
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否抓住加入WTO所提供的机遇,经受住挑战,还取决于能否对自身作必要的改革。首先是产权制度改革。中小企业仍有不少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公益性的、自然垄断性的外,都将逐渐从国有属性中退出。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私人企业。这些企业的产权一般是明晰的,这是这些企业具有巨大活力的原因之一。但其中许多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不规范的约束。应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改组,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此外,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一些中小企业有条件的应进
WTO规则下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doc 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