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经济学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形势与政策
目: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业:
工商管理
名:
董致德
号:
2010210887
比较优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论文关键词: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中国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 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 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 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一、引言
传统的由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 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 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 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
(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 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 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 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 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 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 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 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 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 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 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笫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 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条件下, 用几个数字为例简要阐述了这一原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 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的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决定比较优势的 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禀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 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禀 赋则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的生产活动 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 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能否与该国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 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生产 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总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或要 素禀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 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

国际经济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